2016-01-30
收藏
本节课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根据图上所给的数学信息,很顺利地提出了问题。并且较为轻松地算出了老师预先设计街心广场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花坛的面积(32=6平方米)。但是在算每块地砖的面积0.30.2=?时,却遇到了认知冲突。我采用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小数乘法中如何确定积小数点位置这一关键,学生兴趣较高。有的学生尝试着推算0.30.2的积,有的学生尝试着把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换算为以分米为单位的整数再计算,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不断否定与肯定,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三个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乘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运用规律解决了两组有联系的乘法计算题后,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两组算式并试着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当学生说出两者关系后老师通过列表分析归纳的方式,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就是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一点问题,学生虽然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语言,但是在后面的练习当中,特别是课堂作业中体现出学生并没有将这一知识点理解及应用出来,尤其是诸如0.130.2=0.026添小数点时不会补0,这些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经过反思觉得是:课堂上让学生练习题时形式单一;老师放手的不够,引导的太多,没有让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后教学中,自己还要多学,多问,多反思,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分》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备课方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设计
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小设计师》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备课方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公开课教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应用》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鸽巢原理》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导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备课方案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快乐成长》公开课教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