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30
收藏
一、说教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天安门广场》的学习。是在前面学生通过观察《节日礼物》,体会了从高低、远近看同一景物,看到的范围不一样,今天这节课,教材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这部分内容是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是在一年级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和二,三年级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们为学生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二、说学生
学生已有的能力是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学生提供同一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画面,让学生想象、判断这些画面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和方位。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变化想象位置的变化。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教师创设情境法,指导学生通过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比较,讨论,实际操作等活动获得观察经验,提升空间观念,来完成对知识点的突破。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空间能力,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反馈式教学法,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探究、班内交流分享、评价质疑问难,总结概括升华、拓展应用达标等六个环节展开教学的。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将这堂课设计成五个环节完成。
(一)创设情境
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景: 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的一组照片,然后提问学生。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以前学习的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另一方面是借此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小组探究讨论、班内交流分享、评价质疑问难
教师多媒体出示课本58页的上半部分。
1.师: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提出那些与观察有关的问题?
3.让学闭上眼想象从正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天安门广场的样子。
教师出示58页下面的四副图片。
4.让学生讨论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5.汇报交流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和方法。
6.评价学生的回答,生评或教师评。
7.验证猜想;和你前面的猜想有什么不同。
8.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的中应用,通过猜测、想象、判断推理建立空间想象的意识,培养想象能力,正真体现做数学的理念。
(三)拓展应用达标
1.课本59页的第一题。
2.课本60页的第二题。
让学生说出是如何判断的。
3.游戏:出示学校照片让学生说出是从什么方位拍摄的。
(四)梳理总结,课外延伸
(五)总结概括升华。
1.举例说明生活中你见到过或感受到的因位置不同而画面不同的现象。
2.谈谈你的收获。
五、说板书设计
1.板书上课题。
2.板书位置二字。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扬州中考全真模拟试卷(7)
全国中考题选(函数)
初三下学期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市中考数学模拟训练题
杭州地区中考数学压轴题精
扬州中考全真模拟试卷(3)
初三中考模拟试卷[下学期]华师大版
2006年中考模拟试题
顺德华侨中学中考第二次月考数学科试卷
2006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2006-2007中考表格信息题
200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数学试题
统计与概率各省中考题
200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题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E.)
网格与中考
扬州中考全真模拟试卷(1)
一道中考数学题的多思路求解
2006年杭州市数学中考模拟卷
初中数学中考专题训练(二)
2006-2007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卷(-)
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数学中考试题
襄樊市中考数学试卷
概率与统计2005中考06模拟题
2006年北京海淀区中考数学试题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F.)
深圳市中考数学试题
2006年福建泉州市中考数学试题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