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
收藏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具准备:
直尺、小棒
教学过程:
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四组小棒,课上组织学生摆一摆,让学生边操作边把有关的数据记录在表内。当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并在填出或=。
一、数学活动
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
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
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三角形形路线,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3、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画一画,算一算。把计算结果填写在第33页的表上。
二、运用知识模型
1、第1题: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2、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3、第3题:摆一摆,填一填。
4、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学习技巧:如何学好高一数学的方法
高一知识点复习:直线与方程及立体几何
小学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儿歌大全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试卷(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汇圆
2016年二年级数学春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苏教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种学习方法
2016中考数学知识考点复习:矩形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题(新北师版)
精编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有利于教好数学的几种课堂活动分享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扇形图
数学学习方法精选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因式分解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分享:三种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
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的应用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法知识点(例题)
2016中考数学复习的冲刺方法
初中数学圆与直线知识点复习
四年级数学四单元知识点小数的性质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归纳
初三年级《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技巧分享
高一数学最简单直接的学习方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