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
收藏
教材创设文具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多少元展开讨论。由于是求4个0.2是多少,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是没有问题的。再让学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并交流。具体的教学过程可参考前面的教学设计片段。教材中呈现的方法都突出体现了乘法的意义,分别运用连加、元角分的转化和借助直观模型得出了结果。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努力做到:
1、通过购物情境,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文具店里添加上圆珠笔每支2元,买4支需要多少元?这一问题,让学生列出整数乘法,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了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比较的空间。
3、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0.24的结果,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4、数学思维的训练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在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下,让学生不断地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不知不觉地把学习的重点内容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总之,本节课,我突破了教材的预设,增加了较多的教学素材,把小数乘法的意义、计算与应用题恰当的结合起来,超额完成了教材在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
《认识负数》精彩教学片断与反思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2)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2)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2)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实践与反思
《约分和通分》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2)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年、月、日》教学反思(2)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2)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反思
《年、月、日》教学反思(1)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1)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1)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认识负数(二)》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