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收藏
一、基本情况
实考人数64人,总分6167分,平均分96.4分,及格率100%,优秀率92%。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内容遵循了数学课程强调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全面考察一年级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为主,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编写新颖,训练形式多样,难度适中,以教材知识为主,适当加入了拓展性题目,是一套能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优秀试卷。
关于学生答题情况,整体看,卷面整洁美观,抄写认真,答题情况较好,像看图写数、口算、比较大小、认识时间。找出规律,圈出正确答案、解决问题、位置这三道题学生答题一般。这一份数学试卷共有十道大题,分别是第一题:看图写数。第二题:找出规律,圈正确答案。第三题:按顺序填数。第四题:分辨位置。第五题:比较大小。第六题:认识时间。第七和第八题是口算和计算,第九题和第十题是解决问题。
主要优点:口算中的2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及退位的,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对计算方法都掌握得很好,计算的能力也好,正确率高。还有比较大小,认识时间,按顺序填数,看图写数,正确率也非常高。
存在问题:(1)部分同学还存在着不理解题意的现象,这些同学由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认识的字较少,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致使错题较多(2)有的学生有马虎的现象.如第九大题的第1小题,因自己不认真观察,把划掉3个苹果看成四个,导致列式出错。
我认为这一份数学试卷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一)、知识面广
这份试卷涵盖了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绝大部分内容,如位置、20以内的加法、认识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图形、找规律、认识钟表、统计等,这些章节的内容都有涉及,能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点、难点突出
这份试卷编写新颖,训练形式多样,难度适中,注重了对学生素质的考察。在本册数学课本中,2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钟表、统计是重点,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图形是难点。这份数学试卷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划分了重点和难点。
(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这份试卷中又有图又有题,学生边看图边做题,学习的兴趣能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从而使思维也活跃起来。
三、改进措施
1、强化概念的训练,让学生牢牢掌握概念,并能活学活用。
2、在实际生活中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更多的钟表知识。
3、每天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定期进行口算比赛,并实行奖励机制。
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运用生活实际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于克服困难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6、开展分层教学,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小学乘小学》教学反思
《认识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秒的认识》教后反思
《简单统计》教学反思
《平行》教学反思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观摩课反思
《铅笔有多长》课后反思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找规律》评课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反思
立体几何的复习课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差不变规律》听课反思
《今天我当家》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改写和省略--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分桃子》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后反思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分一分》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派车》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小熊请客》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