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收藏
写作文章参考本次考试是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试卷的内容含盖了四年级数学上册所学知识的的主要内容。试卷共有六大题:一、填空题;二、判断题;三、选择题;四、计算;五、操作题;六、解决数学问题。从试卷的内容来看,涉及面较广,深度较为适合,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课本上也出现过的内容。从卷面题目的完成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所学知识还不够理解与掌握,并且还不具备相应的数学能力与方法。
从卷面上看,学生的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乱涂乱抹现象极少,说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此次考试,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填空题和操作题掌握较好。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计算错误而失分的问题较为严重。这张试卷计算大题占了30%。主要是因为学生过于自信,不能做到细心的计算,本该笔算的题目也心算,还有抄错数的现象。学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因为计算错误而失分的较多。
2、计算失误除了粗心之外,学生对于满10进一规律理解不透彻,试商的方法还待提高,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3、解决数学问题部分,学生出错参差不齐,很多后进生几乎全错,可能是学生不认真审题后再做,也可能是学习态度不认真。
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想法:
(1)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问题关键。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态度严肃,教风严谨,要求严格。
计算不准,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同学及老师对此很困惑,事实上,造成计算出错的原因,首先是思想意识上,很多的老师都认为计算出错是粗心大意所致,有的同学认为只需细心,就能解决问题,但常常事与愿违,有的同学认为粗心是先天的,无法克服,这些错误认识,成为加强训练、提高运算能力的思想障碍。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运算的准确是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平时就要多下功夫,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水平;运算的准确要依靠运算方法的合理与简捷,需要有效的检验手段(如数形结合,合理估算等),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只求会,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准的弊病。
(2)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
教学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或数形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注意抓住生活现实中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普遍性问题,开展讨论、研究,从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初一数学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轴对称现象
初一数学变化中的三角形
初一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A1
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 同步练习
初中数学7.4图形镶嵌课堂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2008水平测试(A)
初一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训练题
初一数学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A
初一数学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全学期)(官渡中学07--08学年)
初一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题(1)
初中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知识检测(含答案)
初一数学第八章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一数学第七章三角形试题
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官桥中学)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数学复习题
初中数学7.2.2 三角形的外角(含答案)
07-08学年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月考检测题
初一数学因式分解练习题
初一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复习试卷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测试卷(官渡中学)
初中数学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1)(含答案)
初一数学第五章相交线(含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新)宁江区2007-2008)
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
初中数学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含答案)
初中数学8.2 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含答案)
初中数学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含答案)
初一数学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第二单元测试A1卷
初中数学第8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测试题(2)(含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