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收藏
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读、写时针和分针指在各数字上所表示的时刻,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教学,通过猜一猜,拨一拨,议一议,说一说,验一验,比一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一、课堂教学中的点滴收获。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开始,用一首歌曲引入本节课,让学生在歌声中进入课堂,会唱的孩子唱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作为一堂较大型的公开课,还达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紧接着通过我跟学生谈话,引出今天学习的主题。并把一年级所学的整时复习了一下,有效地做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
2、环环紧扣,探索新知。
结束旧知的复习,紧随其后的是直接引出8时5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钟表,部分学生已经在家长的帮助下,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直接出示8时5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出一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从而教授时间的读法和写法。通过比一比,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在看到8时55分时,我直接让学生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人说8时55分,有人说9时55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并不急于纠正,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孩子小组合作,讨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做到“目中有学情”,顺着学生的学来导,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随后,让学生猜测分针和时针的关系,我再用课件生动的演示时和分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发现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60分,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中,我就让学生拨时间,仍旧以小组为单位,老师说时间学生拨钟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这节课取得较大的收获,但也有一定的失误。
1、本节课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的,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及相关的计算打下基础的。但是学生在识别时针和分针时,没有仔细看,容易搞错。
2、由于公开课是第一节,学生到大阶梯教室较晚,因此课堂进入有点慢,前面花费时间较多,进而导致了练习的时间不够。
3、也正因为时间问题,课堂中的练习打乱了步骤,显得有点匆忙。
三、进一步的思考。
1、学生原有经验不够一致,甚至差别很大,少数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旁观者的态度或是人云亦云。老师还需适时点拨,提醒,帮助他们。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语速较慢,因此练习题没做完。
2、其实,认识几时几分的练习完全可以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去加以巩固。可以在教室里放一个钟,让学生经常看,经常说,在平时批作业、上课等时候,问问学生“现在是几时几分?”学生在家看着时钟说说是几时几分,问问父母自己说的对不对,这个时间自己该干什么?让学生感到数学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在智育的同时,也注重了德育。
作为一名新教师,多上课,多思考,争取在不断反思中进步!
看一看摆一摆精品图文排版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课标版)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彩色排版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第二单元1、两位数加两位数
可爱的角新课标
“统计”教学实录与反思教案篇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与评析
精品教案《“美丽的图形(轴对称)”》教学设计
认识角(课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三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镜像对称”教学设计新课标版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时安排)
第二单元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经典教案
《排列与组合》教学设计数学广角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7课时6的乘法口诀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5的乘法口诀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教案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评析实录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2
表内乘法(一)教案赏析
表内乘法(一)矫正课教案m推荐
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四课时乘加乘减
第二单元2、两位数减两位数
表内乘法(一)综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练习九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