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收藏
圆柱的表面积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点在于:理解难,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探索侧面积的计算过程,有一个化曲为直的过程;易混淆,在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时涉及到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以及圆的周长与面积等概念,学生容易混淆;计算难,无论是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中都涉及圆周率;经验少,类似烟囱、通风管、水桶之类,很多学生由于缺少生活经验,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如何有效组织教学,谈谈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一、在操作中建立表现。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对表面积的概念并不陌生。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制作圆柱体、在动手做一做的过程中理解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一个曲面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围成的,从而真正建立圆柱侧面的表象。
二、化曲为直沟通联系。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找一贴有商标纸的圆柱实物,沿高剪开你有什么发现。课上学生交流,沿着侧面上的一条高剪开,把侧面展开,成为一个长方形。我在圆柱的教具上包一张长方形纸,然后张开,在黑板上画上教具的直观图,长方形纸的图(1: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长方形与圆柱底面的关系。两者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通过展、围的几次操作,让学生切实建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三、抓住本质,理清思路。
本堂课中学生虽然很明确的知道求圆柱体的表面积是求两个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的面积和。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同学是因为对其中的公式或意义没有真正理解,不知道要求侧面积先求什么,求了圆底面周长又和圆的面积混淆,而且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已有所遗忘,列式计算时漏洞百出,计算的难度又导致一部分学生前功尽弃。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要求学生写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用了哪一个公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遇到计算比较繁琐的提供计算结果,我觉得不必在计算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当然,学生接触到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由于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都比较浅薄,对一些物体的认识不够,不能完全准确的来判断求的物体是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还有实际中求表面积时采用的近似法一定的不理解,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另外我认为在教材的编排上也有一定的问题,五年级时学了圆的知识,过了差不多一年再来运用,根据学生遗忘曲线规律,大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比较生疏,虽然通过新授前的基础训练可以唤起学生的记忆,但毕竟要能熟练地用于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解题的难度。原来教材的编排相对来说更有系统性,学习间隔的时间不长,可以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相互巩固内化。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水平检测卷(附答案)
2016青岛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2016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素质测试卷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精选应用题专项练习题4
中考数学名师指点:点、线、角
中考数学复习策略
2016中考数学题型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第二学期
中考数学指导:压轴题破解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步检测题: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2016年广州数学毕业模拟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找次品课后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考点:一次函数
2016年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正比例、反比例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平面几何)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素质测试试卷(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精选应用题专项练习题2
各地中考数学真题专项练习:圆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知识点汇总:负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自测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反比例同步练习题:第二学期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随堂检测题
2016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分式方程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柱和圆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练习题(精选)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长方体的元素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