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收藏
这一节失败的课让我反思了很多,除了总结和练习,还找到了很多不足之处均待提高。
1.课堂提问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
如: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测量这个圆锥的体积?问题提出后,我仅停顿了2秒,没有学生举手我就接着说我们解决一个未知问题通常会把它转化为已知问题,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转化为我们原来学过的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呢?说完这句话,我就意识到,这个地方应该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充分的说一说方法,如果学生说不出,我再说这些话,学生可能会给我很多惊喜。
2.实验结束后,你想说什么?
学生经历了猜想、体验、探究、验证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很多问题、矛盾。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该有很多话要说。此时问一问,你想说什么?既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提升的过程,又能顺利的总结出这节课的结论。
3.如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高年级的学生也能积极回答问题?
这个问题,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总以为就是高年级学生的公开课比低年级的公开课难上,这节课后也豁然找到了原因:一是出在我平时的课堂上。由于平时上课总要照顾后进生,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去叫举手的好学生,总去点不举手的后进生,公开课时也不由自主地这样做。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举手的同学本来就有些害怕,我还总不去叫他。不但打击了举手同学的积极性,还打消了其他同学举手的念头。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缘于教师上课的心态。对着低年级学生上课,我们很容易放下姿态,去哄他们,有一点做的好、说的好了,教师就会给很高的评价。而且态度还和蔼可亲。但是对着六年级学生,就觉得他们是大孩子了。自己首先都没有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又怎么能向他们要同样的课堂效果呢?
通过不断的反思自己,让我发现了很多自己的问题。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我从教以来对我打击最大的一节课,却又是让我收获最大的一节课。课堂上留下了很多遗憾,有机会真想再重新上一遍这节课。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2章复习题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24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14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1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6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12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20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29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4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1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4章复习题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8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5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0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14.2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13.2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12.4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12.1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8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13.4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12.5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32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12.3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练习第26页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8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12.2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65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89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0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习题15.1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