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5
收藏
一、抓常规教学工作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师们注重师德学习,严于律己。面对学生基础薄弱这一事实,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主动以极大的热枕来进行教学。老师们针对学生现状,精心备课,精心上课,并抓好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反馈,及时订正,及时补漏补缺,为此,教师们利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比如张倩老师,虚心向别人学习,自己各项工作也是朝前赶,教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陈九梅老师,不仅备课认真,还根据班级特点,抓紧时间进行提优补差,敬业精神可嘉。
二、在课余时间经常交流教学经验、体会
我们数学备课组的老师经常在一起,除了每次的备课组活动,平时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好的方法、点子,有什么疑难的问题都会及时地在办公室进行交流。其实备课组的活动不一定都是要统一一个时间坐在一起讨论,任何时间只要大家有想法都可以进行交流。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一课一反思,同事之间共同探讨,力求将每一堂课让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认真把好复习关
在期中、期末的复习中,我们习惯于把知识点整理一遍,并将其穿插在相应的例题中,以题目为载体进行复习。在复习时会参考历年来的期中、期末试题,以及其他区的考试卷,并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有选择性的出1-2份试卷作为复习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把自己认为的重点、易考内容让学生作记号,要求学生必须弄懂,对于考试卷、无论是填空题、还是选择题,我们要求学生把具体的解题过程写出来,以达到真正掌握。
四、按时集备
在每周四下午第二节集备活动中,我们坚持钻研新教材,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发挥集体的智慧,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制定难点的突破教法,探讨交流教学上的问题,每次预先定一名主讲人,然后其他老师再补充,每次活动大家都能畅所欲言,达到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目的。
五、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
数学作业是必须的,我们布置作业并不是完全按照练习题布置,而是有选择性的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达到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对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订正,个别辅导,减少疑惑。尤其是双休日的作业如何才有效?应如何布置?我们认真进行了反思,让双休日的作业确保质量。每个周五我们都要交流一下周末布置的作业。
期中考试后,每当阅卷一结束,我们就认真翻阅学生试卷,寻找学生的典型错误,我们所关注的不是平均分几分,合格率多少,优秀率有多高,而是想及时了解学生的失分原因,查找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备课组研究时交流各自的观点与想法,以便在后面的复习中加以重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是这一学期来我们备课组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当然,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取得的成绩尚不理想,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务实地工作,再接再厉,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真诚地希望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帮助我们提高。
浙教版七年级上3.5《 实数的运算》
同底数幂的乘法 浙教版
因式分解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平方根》ppt课件-中小学课件站
浙教版七年级上《7.2线段射线直线》公开课
绝对值 浙教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复习 浙教版
解二元一次方程 浙教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浙教版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2《线段、射线和直线》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七上6.3《线段的长短比较》ppt课件1
认识三角形 浙教版
七年级上数学期中复习(浙教版)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准确数和近似数》
绝对值5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浙教版七年级上《4.6 整式的加减》(1 )
浙教版七年级上《7.3线段的长短比较(一)》
有理数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4.5合并同类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浙教版
有理数的除法1 浙教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浙教版
有理数混合运算1 浙教版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浙教版
准确数和近似数 浙教版
有理数的乘法1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4.2代数式》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 浙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