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2014年最新初二学生数学同步练习《全等三角形》检测卷(B卷)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AD⊥BC,D为BC的中点,则△ABD≌_________. 2.如图2,若AB=DE,BE=CF,要证△ABF≌△DEC,需补充条件_______或_______. 3.如图3,AB=DC,AD=BC,E.F是DB上两点且BE=DF,若∠AEB=100°,∠ADB=,则∠BCF= . 图3 图4 4. 如图4,△ABC≌△AED,若,,则 . 5.如图5,已知AB∥CD,AD∥BC,E.F是BD上两点,且BF=DE,则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6.如图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且有AB∥DC,AD∥BC,则图中有___对全等三角形. 7.“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条件是 . 8.如图8,AE=AF,AB=AC,∠A=60°,∠B=24°,则∠BOC=__________. 9.若△ABC≌△A′B′C′,AD和A′D′分别是对应边BC和B′C′的高,则△ABD≌△A′B′D′,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0.在Rt△ABC中,∠C=90°,∠A.∠B的平分线相交于O,则∠AOB=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9,△ABC≌△BAD,A和B.C和D分别是对应顶点,若AB=6cm,AC=4cm,BC=5cm,则AD的长为 ( ) A.4cm B.5cm C.6cm D.以上都不对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3.在△ABC中,∠B=∠C,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 ) A.∠A B.∠B C.∠C D.∠B或∠C 14.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B=DE,BC=ED,∠A=∠D B.∠A=∠D,∠C=∠F,AC=EF C.∠B=∠E,∠A=∠D,AC=EF D.∠B=∠E,∠A=∠D,AB=DE 15.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若AB=4,AC=6,则AD的取值范围是( ) A.AD>1 B.AD<5 C.1
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实数大小的比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研讨活动听课反思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实数的分类
2019中考数学知识点:实数的运算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读、观、思,培养一年级孩子的审题能力
微课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应用
五年级《可能性》评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学科“提升知识梳理能力”期末复习研讨会心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比较数的大小》数学教案
《认识平行》教学反思
老师教研小论文 小学生数学验算习惯的培养
《蚂蚁做操》教学随笔
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工作随笔 走在期末复习的路上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数学游园”闯关方案
小学数学老师工作述职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我的2018期终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材资源拓展
作业常规检查反思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
《重复》教学反思
侯寨数学复习教研学习有感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入设计的意义和方法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老师读《智慧数学课》有感范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