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精品学习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2015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检测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C=90°,所以
D.在Rt△ABC中,∠B=90°,所以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
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已知正方形B的面积为144,如果正方形C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A的面积 为( )
A.313 B.144 C.169 D.25
5.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C=5 cm,BC=12 cm,则Rt△ABC斜边上的高CD的长为( )
A.6 cm B.8.5 cm C. cm D. cm
6.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7.如图,在△ABC中,∠ACB=90°,AC=40,BC=9,点M,N在AB上,且AM=AC,BN=BC,则MN的长为( )
A.6 B.7 C.8 D.9
8.如图,一圆柱高8 cm,底面半径为 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A.6 cm B.8 cm C.10 cm D.12 cm
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0.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3∶4,c=10,则△ABC的面积为( )
A.24 B.12 C.28 D.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现有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40 cm和50 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其中有一个角
为直角,则所需木棒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
12.在△ABC中,AB=AC=17 cm,BC=16 cm,AD⊥BC于点D,则AD=_______.
13.在△ABC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为________.
14.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 m,长13 m,宽2 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
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_______元钱.
第15题图
15.(2015•湖南株洲中考) 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EF=2,那么AH等于 .
16.(2015•湖北黄冈中考)在△ABC中,AB=13 cm,AC=20 cm,BC边上的高为12 cm,则△ABC的面积为 .
17.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7 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
18.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
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 m),却踩伤了花草.
三、解答题(共46分)
19.(6分)若△ABC三边长满足下列条件,判断△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若是,请说明哪个角是直角.
(1) ;
(2)△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
20.(6分)如图,为修铁路需凿通隧道AC,现测量出∠ACB=90°,AB=5 km,BC=4 km,
若每天凿隧道0.2 km,问几天才能把隧道AC凿通?
21.(6分)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2︰3,最短边长为1,最长边长为2.
求:(1)这个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
(2)另外一条边长的平方.
22.(7分)如图,台风过后,一希望小学的旗杆在离地某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 m处,已知旗杆原长16 m,你能求出旗杆在离底部多少米的位置断裂吗?
23.(7分)张老师在一次“探究性学习”课中,设计了如下数表:
n 2 3 4 5 …
a 22-1 32-1 42-1 52-1 …
b 4 6 8 10 …
c 22+1 32+1 42+1 52 +1 …
(1)请你分别观察a,b ,c与n之间的关系,并用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示: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24.(7分)如下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BC=10 cm,AB=8 cm.
求:(1)FC的长;(2)EF的长.
25.(7分)如图,在长方体 中, ,AD=3,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表面爬到 点,求蚂蚁怎样走路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
第一章 勾股定理检测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A.不确定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B.不确定第三边是不是斜边,故B选项错误;C.∠C=90°,所以其对边为斜边,故C选项正确;D.∠B=90°时,有b2=a2+c2,所以a2+b2=c2不成立,故D选项错误.
2.B 解析:设原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是c,则a2+b2=c2,则扩大后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的平方和为 斜边长的平方为 ,即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故选B.
3.B 解析:在△ABC中,由AB=6,AC=8,BC=10,可推出AB2+AC2=BC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
4.D 解析:设三个正方形A,B,C的边长依次为a,b,c,因为三个正方形的边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以a2+b2=c2,故SA+SB=SC,即SA=169-144=25.
5.C 解析:由勾股定理可知 ,所以AB=13 cm,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 ,得 .
6.D 解析:在A选项中,求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30°,60°,90°;在B,C选项中,都符合勾股定理的条件,所以A,B,C选项中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在D选项中,求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60°,75°,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
7.C 解析:在Rt△ABC中,AC=40,BC=9,由勾股定理得AB=41.因为BN=BC=9, ,所以 .
8.C 解析:如图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 为 的中点,则 就是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
∵ (cm),
∴ (cm).
∵ cm,∴ =100(cm),∴ AB= 10 cm,即蚂蚁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0 cm.
9.B 解析:由 ,整理,得 ,即 ,所以 ,符合 ,所以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10.A 解析:因为a∶b=3∶4,所以设a=3k,b=4k(k>0).在Rt△ABC中,∠C=90°,由勾股定理,得a2+b2=c2.因为c=10,所以9k2+16k2=100,
解得k=2,所以a=6,b=8,
所以S△ABC=12ab=12×6×8=24.故选A.
11.30 cm 解析:当50 cm长的木棒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时,设最短的木棒长为x cm(x>0),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x=30.
12.15 cm 解析:如图,∵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以及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 BC=16,∴
∵ AD⊥BC,∴ ∠ADB=90°.
在Rt△ADB中,∵ AB=AC=17,由勾股定理,得 .∴ AD=15 cm.
13.108 解析:因为 ,所以△ 是直角三角形,且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9,12,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 .
14.612 解析:由勾股定理,得楼梯的底面至楼梯的最高层的水平距离为12 m,所以楼道上铺地毯的长度为5+12=17(m).因为楼梯宽为2 m,地 毯每平方米18元,所以铺完这个楼道需要的钱数为18×17×2=612(元).
15.6 解析:∵ △ABH≌△BCG≌△CDF≌△DAE,∴ AH=DE.
又∵ 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
∴ AD=AB=10,HE=EF=2,且AE⊥DE.
∴ 在Rt△ADE中, ,∴ + =
∴ + = ,∴ AH=6或AH= - 8(不合题意,舍去).
16.126或66 解析:本题分两种情况.
(1)如图(1),在锐角△ABC中,AB=13,AC=20,BC边上的高AD=12,
第16题答图(1)
在Rt△ABD中,AB=13,AD=12,由勾股定理,得
=25,∴ BD=5.在Rt△ACD中,AC=20,AD=12,
由勾股定理,得 =256,
∴ CD=16,∴ BC的长为BD+DC=5+16=21,
△ABC的面积= •BC•AD= ×21×12=126. (2)如图(2),在钝角△ABC中,AB=13,AC=20,BC边上的高AD=12,
第16题答图(2)
在Rt△ABD中,AB=13,AD=12,由勾股定理,得 =25,∴ BD=5. 在Rt△ACD中,AC=20,AD=12,由勾股定理,得 =256,∴ CD=16.∴ BC=DC-BD=16-5=11.
△ABC的面积= •BC•AD= ×11×12=66. 综上,△ABC的面积是126或66. 17.49 解析: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是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即49 .
18.4 解析:在Rt△ABC中,∠C=90°,由勾股定理,得 ,所以AB=5.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