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探究活动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进一步加强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运算顺序及小括号的应用的训练.
2.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地、有顺序地、有层次地进行思维.
教学重点
如何分析文字叙述题意,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解答一般二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
(1)8+2×3(2)45-(3+7) (3)(26-14)÷6 (4)18÷9×3
2.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并口算出结果.
350减去240,差是多少?
270乘以3,积是多少?
72与28的和是多少?
75除以15商是多少?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步出示:
3.导入 :刚才复习了一步文字题,熟悉了和、差、积、商的含义及加、减、乘、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第一层:讨论探究,初步认识.
1.学习例3.
(1)出示例3:350减去80乘以3的积,差是多少?
分组讨论:这道题最后求什么?能一步解答吗?
被减数是谁?减数是谁?题目直接给了吗?
必须先算什么?
列出一个式子时,要把谁写在前面,谁写在后面?为什么?
(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巡视,掌握信息进行指导.)
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误区
“做”出数学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让数学主动拥抱其他学科
点点滴滴,尽在新知生成时——国标版第十一册教学感想
捕捉动态生成 绽放课堂精彩
例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老教材的教学
让40分钟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关于数学情境创设的失误
小学生数学理趣培养初探
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
校本研究,我们忽视了什么?
努力实现多种思维的互动
我的一节公开课——谈对统计教学的认知
数学教学:如何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在“对话”中打磨有效的教学设计
追寻教学的起点
打准数学教学中“度”的节拍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的真实在于细节的体验——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教学例谈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
打造真实的数学课堂 让课程改革远离“浮躁”——实践新课程的反思与感悟
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途径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数学的旋律 在学生指尖上跳跃——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作用和操作艺术
如何走出估算教学的误区
盐城市小学数学“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发言摘要
警惕“家常课”的教学失衡
让操作支撑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