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180÷60=、360÷40=、240÷60=、800÷40=、420÷60=、54÷3=、60÷30=、250÷50=、130×5=、2×380=、150×6=、18×3=、23×4=、7×13=、460×2=、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543÷90≈、350÷68≈、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720×12≈、315×72≈、408×18≈、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2496÷47=、4325÷48=、3276÷84=。
2)245×27=、530×48=、509×50=、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积的乘方教案1
字母表示数学案
福建省大田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测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案
积的乘方教案2
公式法学案2
甘肃省静宁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江苏省泰州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
等比数列求和课件
角的表示学案
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弧度制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教案
对顶角教案
河南省周口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学案1
二次函数学案2
角的度量学案2
等差数列前n项课件
平方根、立方根教案2
陕西省咸阳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3
角学案
河北省曲周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1
江苏省泰州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学案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学案
江西省上饶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角的度量学案1
等比数列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