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1
收藏
一、口算课课练。
0.70.8=
400.8=
3.60.90.1=
4.78+5.21=
5.40.6=
7.3+2.9=
3-1.79=
1.715=
1.2111=
二、巧手小补丁。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的值,叫做( )。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
3、方程3.8 x= 9.5的解是x=( )。
4、比a多5的数是25.6,列方程为( ),a=( ) 。
5、当x=( )时,1.6-x=0 。
三、欢乐对对碰。(把方程和它们的解用线连起来)
1、0.7+a=1 | a=4 |
2、b1.5=6 | b=3 |
3、6a=24 | a=0.3 |
4、b-1.8=1.2 | b=9 |
5、1.4a=0.2 | a=1.5 |
6、4.5b=0.9 | b=2.6 |
7、3.5-a=2 | a=7 |
8、5.2+b=7.8 | b=0.2 |
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相同。 ( )
2、方程3.4 x=0没有解。 ( )
3、23a+13a=( 23+13)a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 ( )
4、a= 7.8是方程a-7.8= 7.8的解。 ( )
5、5是x +5.2=10.2的解。 ( )
6、方程a-1= 0的解是a=1。 ( )
五、解方程。
x +6.6=8.4
0.93x=0.31
x-1.2=6.7
16+x=31.8
2.5 x=4.1
x4.8=0.45
六、列方程并求未知数x。
1、x加上12.6等于32.8。
2、比x少4.5的数是2.1。
3、x的6倍是7.26 。
4、x除以3.5等于1.4。
七、我是数学小博士。
1、巧填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6。
(1)( )+ x= 27
(2)x-( )= 4.2
(3)( )x= 7.2
(4)x( )= 0.4
2、父亲今年41岁,儿子今年11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6倍?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同步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乘加、乘减》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一上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4的认识及相关的加减法》相关资料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玩具》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同步练习
人教版一上《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乘加、乘减》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一上《走进花果山》教学实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片段及反思
新目标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练习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小猫钓鱼》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相关资料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一上《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数学《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上《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乘加、乘减》同步练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七巧板》练习题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玩具》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