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
收藏
89797978一、 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研处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聚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以组内教研为主线开展活动。
二、工作目标
1、通过专家引领、师徒结对、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形式,运用“课堂观察”的听课模式,在组内扎实、有效、持久地开展教研活动,促进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开展实在有效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打造优质有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2、 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的模式,努力促进个人备课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备课组长把好本组的教学质量关,使每位教师都明确树立质量的意识。
三、具体措施
1、 立足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努力追求扎实有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中动态生成的关系”, 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既要努力锻造精品课,更要注重提高常态下课堂教学的水准。本学期通过开展随堂课、示范课、观摩课继续加强我数学组的互学之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强化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
期初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根据所任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如实实施。督促教师日常教学中要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鼓励数学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水平,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我校数学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3、改革教学形式,提升数学素养
本学期数学组仍以加强集体备课为根本,以理论学习为手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搞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鼓励本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数学测评、家庭作业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以“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学生自主学习”的课题推广为契机,探讨开发思维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外在优质教育资源,让有潜力的学生得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以弘大奥数为平台,认真组织好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4、认真参与**杯活动
30岁以下(**年*月*日以后出生)青年教师参与学校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杯”活动。活动内容包括1、说课2、评课3、教学故事 4、三笔字 9898+898+9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数学反思
小学数学《十几减9》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反思
《抽屉原理》教后反思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反思
《除法的验算》教后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20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反思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多些,少些》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分草莓》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欣赏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三
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反思
《商中间和末尾有零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栽蒜苗(二)》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二
二年级《搭配》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