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
收藏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习时间:6月16日——2007年6月24日
复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习各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习: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习,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 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 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习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习、巩固
2、 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 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平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点滴体会
小学生数学理趣培养初探
捕捉动态生成 绽放课堂精彩
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途径
校本研究,我们忽视了什么?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让操作支撑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
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双基”训练
给学生一个点金的手指——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初探
谈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作用和操作艺术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我的一节公开课——谈对统计教学的认知
在“对话”中打磨有效的教学设计
坚守诚信的数学教学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
例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老教材的教学
在推敲中生成教学智慧
推进课外阅读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凝视与出路审视
警惕“家常课”的教学失衡
“做”出数学味
观察课堂 反思教学——例谈教学反思的切入点
探索 实践 反思
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教研的思考
创设情境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让数学主动拥抱其他学科
提升计算教学中操作的思维价值
让40分钟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关于数学情境创设的失误
数学的真实在于细节的体验——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教学例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