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7
收藏
元旦已经结束,期末临近,学生们又开始为期末考试进行紧张地准备工作。有些同学反应,平时学的都很好,但是一遇到考试就头疼;还有的同学表示,自己仍然未走出期中考试失利的阴影。
考试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是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检查自己、发现问题的一个必备的过程,尤其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高考数学会考学生172个考点,这么多的考点需要学生在三年之内掌握。一定会有漏洞。关键是发现漏洞后该怎样去做,同学们应该首先要在心理上要正确对待考试,其次,在复习的方法上也要进行适当地调整。
1、重视基础,专注听课,课下反思。
检查听课的效果是否有到位,就要关注以下几点:
1) 考试是考对多少,而不是会多少。
同学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策略。考试不是看会了多少,而是看对了多少。因此,同学们应该及时修正、调整自己的应考模式,尽量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尽量少地留下遗憾。
2) 错后复习。
例如上半学期已经复习了函数,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找出三五道相关习题,看看自己是否会做,以此来检查自己的上课听课的效率。
3) 隐性的思维。
听课时也要进行思考,这种隐形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靠的是学生自己的领悟能力。
2、把握数学复习的方向和节奏
1) 跟上老师的复习步伐。
大部分学校在期中之前复习了函数、不等式、向量和三角。下半学期主要复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等,一定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节奏,否则会加大自己的复习负担。
2) 按照考试题型。
有针对性地加强自己考试策略的复习。例如高考北京卷考的是三个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高考江苏卷考的是两个题型:填空和解答……所以要针对所在省市高考的要求练习解题技巧和方法。例如选填题就要用到“猜蒙凑”,允许你不会答,但是不能不得分。遇到不会做的题同学们可以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将分数获得。
3、复习时借助同学和老师的力量
同学们现在不是在家里自学,现在我们国家采用的是教学班的模式,一定有它科学的依据,同学们一定把握住“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学习心得的体会和方法”。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有问题可以找同学帮忙。如果同学也不懂可以问老师,高三的复习时间都很紧张,不要自己一个人钻研两三天,因为高三的时间都紧张。
被问到的同学,也是拥有一个复习知识的很好的机会,“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解答别人疑惑的过程中也得到有提高。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那么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两个人交流一个思想,每个人得到的就是两个思想,所以要记得发挥集体的优势。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2)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2)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第几》课堂实录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实录(2)
“圆锥的体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反思与感悟
《统计》课堂实录(2)
《统计》课堂实录(3)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及评析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1)
《数一数》课堂实录
《通分》课堂实录
《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摆一摆 想一想》课堂实录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实录与分析
小数的意义教学实录(片段)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
《圆柱的体积》课堂实录
《找规律》课堂实录(2)
《圆柱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
《认识时间》课堂实录(1)
《统计》课堂实录(1)
《找规律》课堂实录(1)
《克与千克》课堂实录(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1-9)》课堂教学实录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