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0
收藏
教材整体分析:
一、主要内容:本册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第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八个单元内容:(一)认识更大的数;(二)线与角;(三)乘法;(四)图形的变化;(五)除法:(六)方向与位置:(七)生活中的负数:(八)统计。
二、总体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记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通过对乘法运算规律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5、结合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通过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7、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8、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统计图的特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变化情况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研专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有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学期改进如下:(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1 | 9、1——9、2 | 一、认识更大的数 |
2 | 9、5——9、9 | 一、认识更大的数 |
3 | 9、12——9、16 | 二、线与角 |
4 | 9、19——9、23 | 二、线与角 |
5 | 9、26——9、30 | 三、乘法 |
6 | 10、3——10、7 | 国庆节 |
7 | 10、10——10、14 | 三、乘法、整理与复习(一) |
8 | 10、17——10、21 | 四、图形的变换 |
9 | 10、24——10、28 | 期中复习 |
10 | 10、31——11、4 | 期中考试 |
11 | 11、7——11、11 | 五、除法 |
12 | 11、14——11、18 | 五、除法 |
13 | 11、21——11、25 | 五、除法 |
14 | 11、28——12、2 | 六、方向与位置 |
15 | 12、5——12、9 | 七、生活中的负数 |
16 | 12、12——12、16 | 整理与复习(二) |
17 | 12、19——12、23 | 八、统计 |
18 | 12、26——12、30 | 总复习 |
19 | 1、2——1、6 | 期末总复习 |
20 | 1、9——1、13 | 期末考试 |
2015-2016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
加强训练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健康心理因素的培养
以练为主培养能力「分数的初步认识」教例评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辅差工作小结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趣”
我怎样教《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浅谈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
“圆的面积”说课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第二学期最新期末工作总结
发挥初中数学试题正向功能的几点认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什么是面积练习题
抓住时机,出示数学反例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
数学教学中认知与情意的协同发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方程同步检测题
数学语言教学刍议
科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做法
构造组合模型巧证组合恒等式
改进考试方法 培养学生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总复习试题(西师版)
把握重点落实目标
数学小课的练习方法新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学设计
怎样教“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6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训练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