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6
收藏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五、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火柴盒、电脑课件。
六、教学流程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学中我从复习平面图形入手,然后认识立体图形,进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清长方形和长方体的概念,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有关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来具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抽象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让学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集合图形表示它们的关系。
在创新应用上,我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实际进行测量。通过做一做,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等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又教给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常用的计量单位(二)
2013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
《快乐的猜数》游戏
2013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201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中考数学优化复习的四个方法
2013年初一年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角的分类
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多边形内角和问题的求解技巧
常用的计量单位(一)
2013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初中几何-解析几何
2013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巩固练习
证明直线与圆相切的两种方法
高级教师详解:初二学生数学成绩易下滑的原因
三步应用题、数据整理、求平均数
201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名数的改写的练习课
2013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2013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备战中考:数学重抓“双基”
垂 直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分数的意义
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几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