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收藏
文章摘要:数学压轴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知识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压轴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也相当隐晦,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还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
【编者按】数学压轴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知识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压轴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也相当隐晦,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还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综合近年来各地中考的实际情况,压轴题多以数学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常见题型有两类:函数型压轴题和几何形压轴题。其实压轴题,你并不需要拿满分,主要是拿到你能拿到的分就可以了,有关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做题技巧,可以归纳如下:
态度上的技巧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身数学学习状况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考试的时候往往会把重心都放在压轴题上,不管前面的题做的怎么样,反正就是最后一题不做完誓不罢休,可是结果呢?铃声响过,不但最后一题没写出来,前面的填空、选择连一个都没检查,“捡了西瓜丢了芝麻”这样最初的想法也变成了“既丢芝麻又丢西瓜”的结果。所以,我们建议参加中考的同学们,在心中一定要给压轴题一个时间上的限制,如果超过你设置的上限,必须要停止,回头认真检查前面的题。检查订正完之后,如果时间还有节余,大可以好好思考压轴题怎么做。“放弃也是一种美”“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
知识上的技巧
解数学压轴题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正确解答。审题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基础。一定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以求正确、全面理解题意,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
解数学压轴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要善于总结解数学压轴题中所隐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及方程的思想等。破除模式化、力求创新是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的显著特点,解答题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切忌套用机械的模式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而应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识别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认识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系,谨慎地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
答题上的技巧
1、写上去的东西必须要规范,字迹要工整,布局要合理;
2、过程会写多少写多少,但是不要说废话,计算中尽量回避非必求成分;
3、尽量多用几何知识,少用代数计算,尽量用三角函数,少在直角三角形中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以上就是编者对数学中考压轴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衷心期盼能给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初三数学2.5.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上)4.2 太阳光与影子
九年级数学教案(上)6.4 池塘里有多少条鱼
九年级数学教案(上)3.2特殊平行四边形1
九年级数学上册1.1反比例函数(1)教学设计方案
初三数学第2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4.1 视图1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案
初三数学1.1你能证明它们吗(一)教案
初三数学1.3.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教案
初三数学2.5.1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案
初三数学2.4.1 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教案
初中数学《频率与概率》
初二数学下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教案(一)
初三数学上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华师大)
九年级数学第25章概率初步全章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26.1二次函数4教案
初三数学上第21章分式教案(华师大)
九年级数学教案(上)3.2特殊平行四边形2
初三数学1.2.2直角三角形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上)6.1 频率与概率1
九年级数学(上)4.3 灯光与影子1
九年级数学教案(上)6.2 投针实验
九年级数学教案(上)6.1 频率与概率2
初三数学上第23章圆教案(华师大)
初三数学2.4.1 因式分解法—十字相乘法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课件—数学广角(5)
初三数学3.1 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
初三数学第9课时一次函数的图像2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2.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