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知识技能1.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过程方法1.经历探索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察。
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促使学生对轴对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轴对称的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体验轴对称的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
过程教学内容
引入中垂线概念
引出图形对称的性质第一张幻灯片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丽。那么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轴对称的性质。
幻灯片二
1、图中的对称点有哪些?
2、点A和A的连线与直线MN有什么样的关系?
理由?:△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对折后,点A与A重合,于是有AP=AP,MPA=MPA=90。所以AA、BB和CC与MN除了垂直以外,MN还经过线段AA、BB和CC的中点。
我们把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就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北师大版数学五上册《分数基本性质》教案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数学归纳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分饼》教学有感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分数与除法》评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案设计》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案设计》教学反思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题海战术的误区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如何提高思维想象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图形的变换》说课设计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提高自身学习效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饼》教学反思
高考数学复习初等函数知识点:幂函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饼》教学反思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抓住试题黄金规律
华师大版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欣赏》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欣赏》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