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较熟练地掌握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较熟练地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难点:把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和分式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请说出第(3),(4)题的解题过程.
答:第(3)题的被开方数是一个多项式,先把它分解因式,再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根号中的平方式及平方数开出来,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理化.
二、新课
例1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请说出各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答:(1)题的被开方数及(2)题的被开方数的分子是多项式,应化成因式积的形式,可以先分解因式,再化简.
(3)题的被开方数的分母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先利用平方差公式把它化为乘积形式,再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使运算结果为最简二次根式.
例2 计算:
分析:依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要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三、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
(7)下列化简中,正确的是 [ ]
(8)下列化简中,错误的是 [ ]
2.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3.计算:
答案:
四、小结
1.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时,如果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应把它化成积的形式,一般可考虑先分解因式,然后再化简.
2.如果一个式子的被开方数的分母是一个多项式,而这个多项式又不能分解因式(如课堂练习2(2)),在分母有理化时,把分子分母同乘以这个多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运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五、作业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计算:
答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最简二次根式教学分二课时进行.教学设计中首先安排讨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单项式以及被开方数的分母是单项式的情况,然后再讨论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和分母是多项式的情况.通过5个例题及课堂练习,最后达到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达到熟练地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教学目标.
的是引导学生能把一个式子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应用于有关计算问题中去,把最简二次根式和已学过的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进行联系,促使学生把单个概念和方法纳入认知系统中,启发学生认识到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密切关联的.
五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教学计划
众数的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百分率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二)》知识点归纳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九册第二章应用题(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
小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资料
五年级下册《百分数》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的认识3
循环小数(二) 教学设计资料
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九册数学教案
“最小公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求路程)2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面积 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的认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数乘以整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求时间)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数乘法
“因数与倍数”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轴对称图形”教学预案
五下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第九册第二章--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一个数除以小数(二) 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