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一)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
2.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3.加减运算中注意的问题.
【例题】
例1 判断:
(1) ;( )
(2) ;( )
(3) ;( )
(4) ;( )
(5) .( )
(要求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能进行加减运算的,要加以改正.)
例2 计算:
(1) .
解:
.
(2) .
解:
.
(3) .
解:
.
(4) .
解:
.
小结: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步骤:
(1)如果有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
(2)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3)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例3 当 , 时,求代数式 的值.
解:
.
当 时, 时,
原式
.
例4 已知 ,求下列各式的近似值(精确到0.01):
(1) ;
(2) .
解:(1) .
当 时,
原式 .
当 时,
原式 .
注意:求值时,一般应对代数式先化简,再代入数值.
(二)随堂练习
计算:
(1) ;
(2) ;
(3)已知 , ,求式子 的近似值(精确到0.01).
(三)总结、扩展
正确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需解决好几个环节:去括号,化简二次根式,确定同类二次根式,合并的方法等.
可通过例题加以说明.
练习:教材P191中2(6)、(7),3;P194中7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93中3(7)、(8)、(9)、(10);教材P194中4(5)、(6),5.
(五)板书设计
标题
1.例题 2.练习题
例1 3.小结
例2
例3
八、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与乘除法法则的区别
运算
二次根式乘除法
同类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系数
系数相乘除
系数相加减
被开方数
被开方数相乘除
被开方数不变
化简
把最后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可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运算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二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师大版数学《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复习课《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复习课《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练习九》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第四册《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复习课《同级运算》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小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4册《总复习》复习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找数列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锐角和钝角》导学案
第六单元《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数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求一个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回收废电池》导学案
《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小调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