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成比例线段以及项、比例外项、比例内项、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等的概念.
2.掌握比例基本性质和合分比性质.
3.通过通过的应用,培养学习的计算能力.
4.通过比例性质的教学,渗透转化思想.
5.通过比例性质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计
先学后做,启发引导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比例性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成比例线段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股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线段的比?
2.已知 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吗,为什么?
【讲解新课】
1.比例线段:见教材P203页。
如:见教材P203页图5-2。
又如:
即a、b、c、d是成比例线段。
注:①已知 问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吗?
(答:成比例。 ,这里与顺序无关)。
②若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是指 不能写成 (在说四条线段成比例时,一定要将这四条线段按顺序列出,这里与顺序有关)。
板书教材P203页比例线段的一些附属概念。
2.比例的性质: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那么 。
它的逆命题也成立,即:如果 ,那么 。
推论:如果 ,那么 。
反之亦然:如果 ,那么 。
①基本性质证明了比例式和等积式是可以互化的。
②由 ,除可得到 外,还可得到其它七个比例式。即由一个等积式,可写成八个不同的比例式(让学生试写)。然后教师教给方法。即:先按左:右=右:左写出四个比例式。 。再由等式的对称性写出另外四个比例式: 。注意区别与联系。
③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检查所作的比例变形是否正确。即把比例式化成等积式,看与原式所得的等积式是否相同即可。
④等积化比例、比例化等积是本章一个重要能力,要使学生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以利于后面学习。
(2)合比性质:如果 ,那么
证明:∵ , 即:
同理可证: (找学生板演)
(3)等比性质:如果
那么
证明:设 ;则
等比性质的证明思路及思想非常重要,它是解决数学中连比问题的通法,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务必掌握。
例1(要求了解即可)
(1)已知: ,求证: 。
证明:∵ ,
通法:∵ , 即
(2)已知: ,求证: 。
方法一:
方法二:
(1)(2)得:
【小结】
(1)比例线段的概念及附属概念。
(2)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八、布置作业
(1)求
① ② ③
(2)求下列各式中的x
① ② ③ ④
九、板书设计
比例线段(二)
1.比例线段:
教师板书定义
比例线段的附属概念
2.比例的性质
(1)比例基本性质
注意:(1)
②
③
3.课堂练习
学生的好奇是数学教学的财富
射线和直线谁长
谆谆教导差生,提高学习成绩
探索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
小学数学教学: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如何上好数学公开课
浅谈课堂提问教学艺术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求异思维
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有关分数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心得交流
怎样更好的读数
培养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好概念数学
再谈小学数学作业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心得交流
浅谈小学数学数学中比较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给数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做数学”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堂的生命-关注学生的积极性
个级、万级、亿级有计数单位吗?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与对策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教学的运用
浅议小学数学中几个运算定律的文字表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