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性质说课稿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平行四边形性质说课稿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平行四边形性质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性质说课稿

2015-12-25 收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七章的内容,是论证线段相等、角相等和两直线平行的依据之一,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章的重点。学习它不仅是对已学的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化,更是下一步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和有关定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教学内容的确定

按教材编排,平行四边形性质共分两课时完成,我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新组合。第一课时重点是安排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并初步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这样做的目的是:用猜想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以后进一步研究其它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时,水到渠成,学生易于接受。同时更能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节课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并初步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 在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渗透猜想实验验证的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由一般到特殊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探索性质、寻求解题思路。

二、教法:

为使几何课上得有趣、生动、高效,结合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大胆猜想,实验验证为主,直观演示、设疑诱导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使获取新知识水到渠成。

考虑到如何更直观、形象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了电脑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三、学法: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概念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应该做到温故而知新。而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结论探索,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结论必须通过大胆猜测、判断和归纳。

在分析理解性质的证明过程时,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练习,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

(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判断下图是否是平行四边形:

请你用手中的三角尺验证。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发现新知识做准备。

(2)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目的:请学生将文字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强调: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同时也是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平行四边形的依据之一。

(2)举出日常所见的平行四边形。(多媒体演示)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出日常所见的平行四边形。以获得对平行四边形尽可能多的精确感知,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

2、新课引入性质的发现和证明

这一环节是全课的重、难点所在,为了方便学生探索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渗透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我将这部分内容按启发猜想,动手实验电脑验证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A、启发猜想

根据平行四边形图形,启发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能与什么有关?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猜想的空间,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然后筛选有价值的猜想,并再次创设问题情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边、角、对角线有怎样的关系呢?又一次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层次的教学。

B、动手实验

(1)根据已有的平行四边形图形 ,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

符号语言

对边

邻边

对角

邻角

对角线

在这一层次我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度量工具进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

(2)进一步要求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对角线分成的两三角形是否全等。

C、多媒体验证

然后我利用几何画板的作图工具直观演示作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并对相关的各元素关系进行检验。接着通过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动态地对平行四边形的各元素关系再一次进行检验。使学生形成共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对角线互相平分。学生的研究结果和符号语言表述可能是凌乱的、不完整的,例如学生对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述,则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对线段互相平分的含义进行说明,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准确。

结果归纳如下:

以上整个活动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性质本身,而是科学的态度、合作的精神和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符合因势利导原则。

3、性质的应用

① 练习1:

(1) ABCD中,已知A=500,则B= ,C= ,D= 。

(2) ABCD中,已知C=2000,则A= ,B= 。

(3) ABCD中,AB=3,BC=5,则 ABCD的周长为 。

(4) ABCD中,AC、BD相交于点O,AC=10,BD=8,△AOB的周长为16,则AB= 。

练习1是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符合巩固性原则。

② 拼图:(学生事先准备好两个三边都不相等的全等三角形)

把两个三边都不相等的全等三角形按不同的方法拼成四边形,你能拼成几个平行四边形?

安排拼图活动的目的:

(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拼图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

5、课堂小结:

本环节以今天学了什么?这些知识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来的?你懂得了什么?这种谈学习体会的形式结束新课。学生可以讲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也可以讲学习知识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回答,不仅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6、作业布置:

( A类 ) 习题B册:习题17.2(1), 习题A册:习题17.2(2)

( B类 ) 思考题

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分层训练的教学原则,A类要求全体学生独立完成,B类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教学评价

这堂课既是一堂新课,同时也是一堂实验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探索方法,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样的教学,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实现了学习的再创造,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素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