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5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2、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它们的解。
3、通过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通过引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二、重点:
(1)使学生认识到一对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才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掌握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书写格式。
难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突破:启发学生理解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
1、是什么方程?是什么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什么?它的解如何表达?如何检验x=3是不是方程5x+3(9-x)=33的解?
2、列方程解应用题:香蕉的售价为5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3元/千克,小华共买了9千克,付款33元。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
(先要求学生按以前的常规方法解,即设一个未知数,表示出另一个未知数,再列出方程。)
(二)、新课讲授:
内容:既然求两种水果各买多少?那么能不能设两个未知数呢?学生尝试设两个未知数,设买香蕉x千克,买苹果y千克,列出下列两个方程:
x+y=9
5x+3y=33
这里x与y必须满足这两个方程,那么又该如何表达呢?数学里大括号表示不仅而且,因此用大括号把两个方程联立起来: 这又成了什么呢?里面的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1、有关概念
(1)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观察上面两个方程的特点,未知数的个数是多少,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多少?你能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给出新方程的定义吗?教师给出定义。结合定义对元与次作进一步的解释:元与未知数相通,几个元就是指几个未知数,次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只有整式方程才能说几元几次方程。
(2)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式子:
表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它由方程①、②构成。当某两个未知数相同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应加上大括号。
(3)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及表示法。
四、课堂练习:学生板演、学生练习、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如何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组的解
听名师课《9加几》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浅议
2017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016年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必备2017年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卷
2016-2017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扇形》练习题
高中数学知识:圆锥曲线题型归纳
16年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作业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验卷(2016年带答案)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习题
小学2016年四年级数学练习作业:计算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简答题
2017小升初数学考前训练题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备考: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练习作业:操作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3)
高中数学题:四道经典函数综合题
高考数学题型:椭圆与双曲线共焦点问题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4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口算题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作业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最新初二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名师成长心得 教师要有教学风格和特色
五六年级的数学公开课听课反思
16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我会填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