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5
收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 2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 “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
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 ① 火车行驶在铁轨上; ② 游泳池; ③ 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①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 ----平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 a ∥ 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图略)。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学生活动:画图 ----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 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 a ∥ b因为a ∥ b
所以 ∠ 1= ∠ 2所以 ∠ 1= ∠ 2
又 ∠ 1= ∠ 3又 ∠ 1+ ∠ 4=180°
所以 ∠ 2= ∠ 3所以 ∠ 2+ ∠ 4=180°
语言叙述:
性质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2.(讨论解答)
(五)概括存储(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第 69页2、4、7.
八、教学反思:
① 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 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 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 “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
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教学反思
《循环小数》教学反思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垂直与平行》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加减法验算》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角的分类和画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可能性》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长方形周长》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