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5
收藏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线段的比,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线段的比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知道比例线段的概念. 2.熟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证明和运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变化的鱼来推导成比例线段,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例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认识变化的鱼,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发展形象思维;并通过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2、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
●教学难 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回忆小学时比例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如果a与b的比值和c与d的比值相等,那么 或a∶b=c∶d, 这时组成 比例的四个数a,b,c,d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 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即a、d为外项,c、b为内项.
②比例的 基本性质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用式子表示就是:如果 (b,d都不为0),那么ad=bc.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两条线段的比,本节课就来研究比例线段.
Ⅱ.新课 讲解
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模仿比例的概念,引入一个正方形的具体例子,给出怎样的四条线段叫做成比 例线段?
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proportional segment s).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四个数满足 ,那么ad=b c,如果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说明:若 ,则有ad=bc.
3.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①线 段的比是指两条线段之间的比的关系,比例线段是指四条线段间的关系.
②若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两条线段的比,则这四条 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③线段的比有顺序性,四条线段成比例也有顺序性.如 是线段a、b、c、d成比例,而不 是线段a、c、b、d成比 例.
4.例 题
图4-5
(1)如图,已知 =3,求 和 ;
(2)如果 =k(k为常数),那么 成立吗?为什么?
5.想 一想
(1)如果 ,那么 成立吗?为什么?
(2)如果 ,那么 成立吗?为什么?
(3)如果 ,那么 成 立吗?为什么.
(4)如果 == (b+d++n 0),那么 成立吗?为什么.
Ⅲ.课堂练习
1.已知 =3,求 和 , = 成立吗?
2.已知 = =2,求 (b+d+f0)
Ⅳ.课时小结
1.熟记成比例线段的定义.2.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 能灵活运用.
Ⅴ.课后作业
习题4.2 P107 1、2
Ⅵ.活动与探究
1.已知: = =2(b+d+f0)求:(1) ;(2) ;
(3) ;(4) .
2.已知a∶b∶c=4∶3∶2,且a+3b-3c=14.
(1)求a,b,c (2)求 4a-3b+c的值.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年月日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分数的简单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一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猜生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分数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一讲《平均数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地砖的周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 四边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认识分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 长方形的周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如何说课2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分桃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三讲《和差倍》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二讲《巧求周长》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数学说课稿】《认识方向》说课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 千克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循环小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可能性》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四讲《图形面积》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分数的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