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巨擘的别样人生_数学家故事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巨擘的别样人生
首页>数学杂谈>数学家故事>数学巨擘的别样人生

数学巨擘的别样人生

2013-04-28 收藏

 

数学巨擘的别样人生 查字典数学网资料整理

今年9月23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诞辰110周年。9月19日,我市朱宝禄老师将应邀参加在温州市举行的苏步青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和“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奠基仪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朱宝禄就与苏步青开始接触、交往,直至建立了深厚感情,成了忘年交。日前,记者采访了朱宝禄,请他说说他眼中的苏步青。在时代的脚步声里,让我们一起倾听数学巨擘的声音,听一听有关他的一段段传奇故事——

朱宝禄一直珍藏着许多与苏步青生前交往时的照片以及苏步青送给他的书法作品。翻着一张张与苏步青谈笑风生的照片,看着苏步青留给自己的一幅幅书法作品,不禁勾起了朱宝禄对苏步青的回忆和思念。他的睿智、豁达、幽默、仁慈给朱宝禄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年,朱宝禄在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任职,因为工作上的关系,多次接待苏步青先生,苏步青先生那敏捷的思维、卓异的思想、诙谐的语言、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的作风,一下子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后来,两人成了忘年交,离开时相互思念,见了面无话不说。在纪念苏步青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作为学生、晚辈,朱宝禄的思念之情更是久久不能平静,如烟往事,又一幕幕映于脑海之中。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学业有成后,苏步青坚持回国,把祖国的兴衰放在首位,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立志为国争光。

苏步青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东方第一个几何学家”,为开创我国现代微分几何学的研究、建立中国的几何学派、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功绩卓著。

读中学时,苏步青就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1919年9月,苏步青赴日本留学,后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正当日本一所名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副教授时,苏步青谢绝了高薪聘任,毅然决定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

当时,清华大学正在招贤,曾用高于浙大3倍的重薪聘请他,但他不为所动,最后还是到了浙大。在与苏步青的接触中,朱宝禄曾问过他,当时为何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苏步青说:“浙江是我的故乡,陈建功教授是我的良师益友,出国留学前我们就约定,回国后一起到浙江大学,共同把浙大数学系办好。”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其热爱家乡、言而必信的崇高品格可见一斑。

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在浙江大学工作了21年,苏步青先后担任过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等职。其间,还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苏步青调往复旦大学。从那以后,即便后来担任了复旦大学校长、名誉校长,他仍经常到浙大,竭力谋求复旦和浙大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1992年春,苏步青回母校参加浙江大学95周年庆典,在浙大新落成的体育馆,他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当他讲到抗战时期,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赞颂浙大为“东方剑桥”时,苏老慷慨激昂地说:“我们一定能把浙江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到那时,我们可以在英国剑桥大学的讲台上,称它为‘西方浙大’!”

“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苏步青说,一个数学家的成就应该看他培养出什么样的优秀学生,他还时刻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来关注后代、感动后人。

作为苏步青的学生、晚辈,在浙大老师朱宝禄的眼里,苏步青始终是一位语言诙谐、可敬可亲的学长。他不仅提携后辈,而且也很珍惜与后辈间的情谊。苏步青一生培养了8名院士学生,在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苏步青更有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潜等高足,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他那敏捷的思维、卓异的思想、平易近人的作风,很容易拉近与后辈之间的距离。

“特别是对青少年,苏老总是满带笑容,慈祥温和,充满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朱宝禄说。1989年初春,朱宝禄陪苏老去灵峰观梅,遇到一批浙大学生,苏老就主动上前与学生们交谈,并风趣地说:“50年前,我在浙江大学教书,50年后,你们在浙大读书,我们是相隔三代的校友,今天老校友会见新校友,大家很高兴。”

同年深秋,朱宝禄陪苏步青去浙大附中参观。面对300多名师生,苏步青饱含深情地说:“我从1927年大学毕业后,做了62年教师,做到老,学到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崇高职业。我不是名师,是严师,严师出高徒,高徒‘捧’严师。”会后,苏步青欣然挥笔,为师生们题词:“桃李满园春正好,风光遍地路还长。”

同年11月,朱宝禄陪同苏老登上了杭州玉皇山,在玉皇山顶遇到了杭州保塔小学300多名秋游的学生,苏老非常兴奋,主动与小朋友们亲切交谈。学生团团围住苏老,请苏老签名,与苏老合影,整个玉皇山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黄冠翠袖足清闲,淡泊生涯水石间。”身为国家领导人,苏步青不仅治学严谨,而且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堪称清正廉洁的楷模。

苏步青1988年3月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后,每次到浙江,省政协、省府办公厅都给他安排住西子宾馆或西湖国宾馆,但总被他婉言谢绝,而坚持住浙大招待所。他说:“不要多花政府的钱,到家了,住在家里最方便,最安全。”在浙大招待所,他的起居也十分简便,吃得很清淡,饮食以素食为主。

苏步青一生生活简朴,性格随和,说话风趣幽默。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名誉校长期间,他坚持在自己居住的宿舍楼边小园地上种植蔬菜和花木,保持他的劳动本色。朱宝禄曾两次去上海看望苏老,都看见他拿着农具正在铲土,或手提喷水壶浇水,累得满头大汗。朱宝禄不忍心地对苏老说:“这么大年纪您还在种菜?现在菜场上什么菜都有,您要保重身体啊!”苏老边擦汗边笑着对朱宝禄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老心不老,动是健康的源泉,要坚持天天动。”

1997年6月,朱宝禄带上蛋糕、花篮和浙大百年校庆的全套资料去上海看望苏步青,祝贺苏老96岁寿辰。走进华东医院,发现有人正在给苏老理发。苏老笑着告诉朱宝禄:“他是我大儿子苏德明,复旦大学教授,我的专职理发师。”

在朱宝禄的家中,至今还挂着由苏步青所赠的以水仙花相喻的书法作品:“黄冠翠袖足清闲,淡泊生涯水石间。南闽有家归梦远,西湖无庙属杯难。闻香晓日春何早,听雨青灯夜更寒。我似老僧偏爱静,案头不厌两相看。”诗中,苏老以赞颂水仙花的淡泊生涯,来表达自己一生从教、两袖清风、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

“骨肉无由长暌隔,山川自古本相连。”苏步青待人谦诚厚实,重亲情、重乡情、重友情,对周围世界充满爱心。

在朱宝禄的家中,挂着苏步青当年游完普陀山后所题赠的名为《寄怀台湾诸戚友》的诗:“平生未礼佛,老始访名山。列岛屏千翠,怒潮响万滩。瀛洲初日丽,野寺晚钟闲。寄语台澎友,归来风一帆。”在苏步青心目中,个人亲友情和国家民族情本来就是一体,个人骨肉团聚心愿与祖国统一大业原是紧密相连,从而使他这些寄友怀亲之诗具备了普泛的意义。

1996年5月,朱宝禄专程去上海邀请苏老回母校参加浙大百年校庆,并请苏步青为母校百年华诞题写贺词。苏步青非常兴奋,似乎忘记了自己正在住院,情深意切地谈了许多关于浙大建设、发展的建议和想法,并且斩钉截铁地说:“一定去!你们不请我也要去!”

苏步青博学多才,诗词国学底蕴深厚。在他的诗词中,夫妻之爱,兄弟之情,朋友之谊,渲染出一片温馨。

1988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义乌撤县建市。同年9月,市政府拟请苏步青参加“撤县建市庆祝大会”。8月30日,苏步青在给朱宝禄的回信中说,他对义乌市的盛情邀请表示由衷感谢,但因公务在身走不开,为此他特给义乌誊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浙东重镇、人杰地灵,秦始置县、今膺市称,开放改革、更见繁荣,四化大业、众志成城。”作品中透露出了对义乌的浓浓深情和赞美。

苏步青是温州平阳人,但他对义乌的中小学教育也十分关心,生前曾给义乌的多所学校题写过校名。在为大成中学题字时,苏步青曾问朱宝禄:“这是一所怎么样的中学?给中学题字,我以前只给浙江大学附属中学题写过校名,因为我好几个孩子都是浙大附中毕业的。”朱宝禄解释说,大成中学因纪念义乌明代抗倭名将陈大成而命名。而且,该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全省都有名气。经朱宝禄这么一介绍,苏老就答应了下来:“好!我来写。”最后,苏老挥笔写下了“浙江省义乌大成中学”九个大字。此后,苏步青还为义乌二中、义乌市建材技校等学校题写了校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