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9
收藏
数学概念的形成,命题的发现,解题方法的探求,都离不开观察。就数学的基础而言,公理的确定就是首先通过观察事物的运动变化,再通过抽象概括才得以形成的。观察能力不强的同学,审题时看不清题意,解题找不到突破口,学习概念时不能掌握实质,因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可见,观察对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呢?下面查字典高中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方法。
1.通过目的性来提高观察力
目的性是数学观察活动的本质特征。没有目的的感知就算不上观察。因此,目的性是区分感知与观察的标志之一。
在数学学习中,观察的日的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而:明确观察对象、要求、步骤、方法。为此,在数学观察时,要养成观察的目的意识,也就是说,要养成观察稳定的日标,而不受其他刺激的干扰的习惯。
例如,在对logaMlogan=logbMl0 gbn的证明之前,首先把观察的目标确定在这个恒等式中对数底数上,通过观察,得知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对数底数相同,而不同的分式表现出分子、分母中的对数底数的不同。
通过观察加工(或理解)后,得到这个恒等式实际上是对数换底公式的变形。
2.通过条理性来提高观察力
数学学习中对数学对象的观察往往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日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就不能漫无边际地,杂乱无章地进行观察,而应逐步养成观察的条理性。例如,分门别类地观察,或注重对象问联系进行观察,或从特征上进行观察,等等。
例如,对方程3-3x+x+63 3x-x+6=l 4x+2x+8【】 l-4x-2x+8的观察,先从方程两边进行观察,发现两边的分母各不相同。如果通分,势必给方程带来更加复杂的结果。进而从特征上去观察,发现方程两边有共同的特征:分子、分母是两个根式的加与减。加减号前的根式总是相同的。把它写成以下模式:
A+BA-B=C+DC-D
这样一来,对观察更为有利,它减少了许多干扰因素,把特征更清晰地暴露出来。
通过观察,得到方程的特征,再联想合分比定理:
AB=CDA+BA-B=C+DC-D
方程的解就垂手可得了。
这种观察就是一种有条不紊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按部就班的过程。
3.通过训练敏锐性来提高观察力
观察的敏锐性就是}旨在观察过程中很快地发现被观察对象的特点,或容易发现别人不易发现或易于忽略的东西。许多发明家、科学家的口-贵之处就在于此。牛顿通过观察苹果坠地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就是观察敏锐性的表现。
在立体几何中,很需要学习者的敏锐观察力。
(例7]如图3-4正方体的棱上的C,D分别为两条棱的中点,(1)求点P到截而ABCD的距离;(2)设二面角D—AB—P的大小为a,求cosa的值;(3)设二面角B—AD-P的大小为B,求cosB的值。
我们利用长方体对角线的“方向余弦公式”马上就能得出(1),(2),(3)的简捷方法。
解:如图:将PPl延长与平面ABCD交于点E,引PO⊥截面ABcD于O,设PO=h为所求距离,先山比例得PE=2a
图3 4
∵(2)、(3)中的角a、B恰为:a=∠OPE,B=∠OPA=∠OPB
∴直线PO与两两互相垂直的三线PE、PB、PA所成角分别为n、B、B
山“方向余弦公式”,得cos2 d+cos2B+cos2B=l(1)
∵cos d=POPE=h2a,cosB=h a代入(1)得h=23a
∴cos d=23a2a=13
cos B=23aa=23
4.通过精确性来提高观察力
观察的精确性表现为对被观察对象的隐含凶素的觉察和发现,以及对被观察对象的性质问的细微的差异的发现等的·品质。
例如,观察18+18.171 2+18 17.161 2 3+…+18.17 16……11_2.3……18,很快发现:
原式=c118+c218+…+c1818=218 1
在数学学习中,重视观察·品质的培养,从实质上就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观察力是使学习者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激发学习者的数学探索精神、引发数学发现的源泉。提高观察力就要像巴甫洛夫所提倡的“观察,观察,再观察”那样,在观察活动中提高观察的品质。
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评课稿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1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精选
线段图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高三数学2016年二轮复习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项训练(带答案)
2015-2016年高考文科生数学提分的策略
2016年下学期初一数学试卷人教版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
让学习兴趣奔腾不息
2016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课后检测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016年下学期初一数学期中测试题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极限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试卷2016年人教版
2016年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专题训练
盘点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旋转体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总结最实用的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的四条规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乘法》评课稿一
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2016年第二学期)
做好知识衔接 难点也为平常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精编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萧山城区)
精编初二下册数学期中试卷(2016)
数学日记的重要作用
2016学年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下学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后反思
2016年春季初一数学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求平均数》评课稿二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同步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