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1
收藏
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等腰梯形的判定,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等腰梯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深入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 通过例题的教学了解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题.
3、 进一步训练说理的能力.
4、 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进一步了解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深入理解等 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 定定理.
教学难点 进一步训练说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 仪,胶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问题:在前面,我们已学过等腰梯形的一些性质,请同学们说一说等腰梯形有哪些主要的性质?
( 老师同时板书:
1 、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你会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证明这些性质吗? 观察后,先自主探究,再合作 交流,看谁说得最多。
回忆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1、 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1)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老师指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并引导学生分析证明方法: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AB=DC
求证 :ABC=DCB,BAD=CDA
证法(一) 平移一腰,构造等腰三角形
(二)作高构造全等三角形。
(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生仿(1)解题略。
2、研究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先引导学生根据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 说出两个判定定理,并分组进行证明。 读题,弄清题设与结论,分析如何写 出已知、求证,自 主探究证明的思路后再与其它学生合作交流,进一步充实自己的思想。
仿照上一定理的证明过程,独立完成。并归纳常用的辅助线作法。
(三)应用与拓展 题组一、
给出下面 命题:
(1)有两个角 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有两条边相等 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垂直于底边。
其中正确的命题共有( )个。
题组二、
在等腰梯形ABCD中,DC∥AB,
AD=BC,对角线AC┻BD于点O,若DC=3cm, AB=8cm,求梯形的高。 独立思考后抢答。
合作交流,共同研究辅助线作法。
(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谈一下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
各抒己见。
(五)板书设计 课题:等腰梯形
性质定理 例题:
判定定理
(六)课后小结
小升初经典奥数题讲解
2013小升初数学模拟练习试卷
小升初北京某名校数学模拟试题
2013小升初数学和差问题的公式大全
小升初奥数常用的六种解题方法
五年级奥数学习规划及方法指导
2013小升初北师大附中考试数学真题
分析小学奥数学习中的有效方法
小学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准数法
小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小升初数学知识:四则运算
小学奥数获取高分的四大秘诀
2013小升初数学考试模拟题
小升初应用题 典型题目讲解
小学数学学习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备考:量的计算
小升初奥数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小升初应用题 典型题目备考辅导
小升初数学复习抓住平面图形要点
2013小升初数学必考:整数和小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量的计量
2013小升初数学应用题:植树问题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辅导:数的认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2013年小升初数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小升初数学复习:数和数的运算
小学四年级口算题:两位数除三位数
小升初数学知识辅导:量的计量
小升初备考辅导:易丢分数学题解析
小升初数学备考知识点:比和比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