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1
收藏
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学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学案
【学习目标】:1.平行四边形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及性质
【新课探究】:
活动一:
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
(2)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几何语言:∵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AO= = AC,BO= = BD( )
活动二:如图,直线 ∥ ,过直线 上任意两点A,B分别向直线 做垂线,交直线 与点C,点D.
(1) 线段AC,B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 比较线段AC,BD的长短.
(3)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 ,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 .
【知识应用】:
1.已知□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OA=5,OB=6,则AC= ,BD=
2.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AD,求BC,CD及OB,OA的长.
3. 已知□ABCD中,AB=12,BC=6,对边AD和BC的距离是4,则对边AB和CD间的距离是
【当堂反馈(小测)】:
1、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OA,OB,AB的长度分别为3cm、4cm、5cm,求其它各边以及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2、如图,在□ABCD中,,已知ODA=90,OA=6cm,OB=3cm ,求AD、AC的长
3、如图,在□ABCD中,已知AB、BC、CD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cm, (x-4)cm,16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巩固提升】:
1.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
2、已知□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OA=5,OB=6,则AC= ,BD=
3、已知□ABCD中,AB=8,BC=6,对边AD和BC的距离是2,则对边AB和CD间的距离是
4、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 )
A、对角互补 B、邻角互补 C、对角相等 D、内角和是360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6、如图,在□ABCD中,,已知BAC=90,OB=8cm,OA=4cm ,求AB、BC的长
7、如图,已知□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D的周长是80cm, 已知AD的长是35 cm,求AC+BD的长。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1)写出图中每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
(2)选择(1)中的任意一对进行证明。
9.对角线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这样的直线还有很多。
(1)多做几条这样的直线,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试着用旋转的有关知识解释你的发现。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活动园地》教学设计
《多位数减法练习课(移植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数学百花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在活动中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梳理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二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复习资料
《亿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比多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假日小队》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重建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几和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做个百数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七巧板》导学案
人教版《100以内数的数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拼组》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