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收藏
第一、二学段都有对称、平移和旋转,它们各自的要求是什么?第一学段这部分内容应怎样组织数学活动?
根据《标准》的规定,第一、二学段,都有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内容,但具体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只要求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第二阶段则要求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应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本册教材在认识对称图形时,教材出示一组民间艺术剪纸图案,使学生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对称现象。然后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对称图形。下面介绍一位老师在上这一节课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一组民间艺术剪纸图案)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很漂亮吧?在这些美丽的剪纸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它。
(教师出示课本中猜一猜,剪一剪的第一幅图)
师:这是一个图形的左半边,右半边和左半边完全一样,你先猜一猜,这是什么?再把这个完整的图形剪下来。
(教师巡视,发现有的同学认真的把右半边图形画下来,再沿着轮廓剪下来;有的同学把纸对折,再沿着半个花瓶的轮廓剪下来,展开后就是一个花瓶。)
师:谁愿意把自己剪的给大家展示,并说一说是怎样剪的?
(教师选择不同剪法的同学进行展示,大家进行评价,一致认为对折以后剪,展开后更像一个花瓶。教师又出示猜一猜,剪一剪中的第二幅图)。
师:这里也是一个图形的左半边,右半边和左半边完全一样,你先猜一猜,这是什么?再很快的把这个完整的图形剪下来。
(这时,所有同学都采用对折后再剪)。
师: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折痕就是对称轴。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前面展示的那些美丽的剪纸有什么特点呢?
生1:它们对折后,肯定完全重合,它们一定是对称图形。
生2:我们在剪剪纸时,都是对折后再剪的,所以肯定左右完全一样,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师:不仅剪纸中有对称图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对称图形,现在请你欣赏。(教师出示图片或课件,有建筑物,花布图案,数字、汉字、英文字母等)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师:请你剪一个你喜欢的对称图形,咱们在全班展览。
镜子中的数学是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教学时,一定要让每个同学准备一面镜子,人人都按教材中创设的活动要求进行操作,体会到镜面的有趣对称现象。
平移和旋转是研究图形位置的变化。教材创设了许多具体情景,如,缆车沿着笔直的索道滑行,国旗沿着旗杆徐徐升起是平移;直升飞机起飞时的螺旋桨的运动,小风车的迎风旋转是旋转,结合这些实例,感知生活中的平移个旋转现象。教学时,只要求学生能直观地辨认这两种现象就可以了,不必给平移和旋转下定义。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往往在距离上发生错误,如,平移3个格,学生往往认为两个图形之间相距三个格。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图片推一推,如,画出把三角形向上平移3个格后的图形。可以让学生先剪一个和图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放在图上相应的位置上,再用手往上推3个格。使学生体会到可以根据图形上的一个点来进行图形平移的观察。然后脱离实物,请学生用一枝铅笔,把它的笔尖放在三角形原来位置的某个顶点上,再根据三角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移动笔尖,确定这个相应点落在什么位置上,再画出整个图形。
《5以内的加法:有几枝铅笔》课堂实录、反思和点评
《认识人民币》课堂实录(1)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2)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找规律》课堂案例分析
“正归一应用题”课堂实录与评析
《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克与千克》课堂实录(1)
“认识人民币”教学实录与评析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与评析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课堂教学实录
“买东西”教学设计与评析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课堂实录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实录
《统计》课堂实录(3)
“认识方向”教学实录及评析
《统计》教学片段与评析
《摆一摆 想一想》课堂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秒的认识》教学实录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2)
《比例的基本性质》案例
《统计:最喜欢的水果》实录、反思和点评
《认识人民币》课堂实录(2)
《小小游乐园——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复习1》教学案例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1)
《找规律》课堂实录(1)
数学实录:倍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实践活动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