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9
收藏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逻辑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数学网一直陪伴您。
(一)基础知识梳理:
1.事件的概念:
(1)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出现的试验结果,叫做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2)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3)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4)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5)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随机事件的概率:
(1)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
n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A为事件An
出现的频率。
(2)概率: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3.概率的性质: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的概率为
0?P(A)?1,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形 4.事件的和的意义: 事件A、B的和记作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
5.互斥事件: 在随机试验中,把一次试验下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当A、B为互斥事件时,事件A+B是由A发生而B不发生以及B发生而A不发生构成的, 因此当A和B互斥时,事件A+B的概率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A、B互斥).
6.对立事件: 事件A和事件B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 A、B对立,即事件A、B不可能同时发生,但A、B中必然有一个发生 这时P(A+B)=P(A)+P(B)=1 即P(A+A)=P(A)+P(A)=1当计算事件A的概率P(A)比较困难时,有时计算它的对立事件A的概率则要容易些,为此有P(A)=1-P(A)
7. 事件与集合:从集合角度来看,A、B两个事件互斥,则表示A、B这两个事件所含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是空集. 事件A的对立事件A所含结果的集合正是全集U中由事件A所含结果组成集合的补集,即AA=U,AA=?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数学第三章概率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017中考数学备考模拟题(专项练习)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数字编码》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书
2017年中考数学考前辅导:几何图形分类
最新17年高考数学题型归纳讲解:等比数列派生数列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数学第二章知识点:对数函数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书
初三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数学家庭作业
青岛版(五年制)三上《奇妙的变化 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2017中考数学考前练习(专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初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多位数的读写》练习题:第一学期
数学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幂函数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上《高速山东 乘法运算律》教学反思
2016初三数学家庭作业试题:二次函数y=a(x-h)2+k的图
2016-2017高考数学题型总结:反函数考点
2016年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7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以退求进 立足特殊
2016数学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家庭作业
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单元分析
201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指导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上《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面积和周长的对比》说课设计
2017中考数学复习技巧: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