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收藏
为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二年级数学反比例知识点,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什么叫反比例?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k=y*x(一定)x不等于0,k不等于0来表示。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一样事物增加了,另一样事物减少,他减少了,另一样事物增加,这两个事物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
满足关系式xy=k(k为常量)的两个变量,我们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成反比例;
显然,若y与x成反比例,则xy=k(k为常量);反之亦然。
例如:在行程问题中,若路程一定,则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在做工问题中,若工作总量一定,则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反比例的实质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另一种量变化而变化,但这两种量之积一定是个常数,这时,这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通常用xy=k(常数)来表示。
反比例关系在应用题中属于归总问题。反映在除法中,当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关系。在分数中,当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母与分数值成反比例关系。在比例中,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与比值成反比例关系。如果再把总数与份数关系具体化为:在购物问题中,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在行程问题中,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和反比例相同与联系
相同之处
1. 事物关系中都有两个变量,一个常量。
2.在两个变量中,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则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3.相对应的两个变数的积或商都是一定的。
相互转化
当正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正比例转化为反比例;当反比例中的x值(自变量的值)也转化为它的倒数时,由反比例转化为正比例。
生活中的反比例
1.百米赛跑,路程100米不变,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即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2.排队做操,总人数不变,排队的行数和每行的人数成反比例;
3.做纸盒子,总个数一定,每人做的个数和人数成反比例;
4.买东西,总价一定,它的单价和数量是反比例;
5.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是反比例(提示:但是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不成比例【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6.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是反比例。
7.等分一块蛋糕,每人分到的蛋糕与人数成反比例。
8.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9.分子一定,分母和分率成反比例。
二年级数学反比例知识点就为大家整理到这,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每轮复习重点攻略
高考数学复习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后进生辅导计划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二年级数学老师2017学年工作计划范文
高一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试卷含答案
高考文科生如何学好数学?
中考数学题型考点预测
提高数学做题速度的窍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应注意四大问题
17年中考数学复习要规避的陷阱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17年中考数学命题的几种方式总结
17年中考数学基本定理总结4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需注意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老师2016---2017学年工作计划
数学必须知晓十六大锦囊
17年中考数学必备的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如何巧用复习知识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的提分攻略
中等生如何提高数学成绩?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教案教学设计
文科生数学如何学
如何做一位善思型的教师
人教版新课程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高考数学复习攻略
2017年中考数学基本定理总结3
高考数学备考的妙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