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收藏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2015最新初一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 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1)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ca=cb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1.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
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a(b).
六、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3. 列:根据题意列方程.
4. 解:解出所列方程.
5. 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 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2015最新初一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祝您学习愉快!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数的认识》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6初三数学试题: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画一画(正比例图像)》导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12册六年级下册数学《空间与图形》单元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国标本苏教版春季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2册第三单元试卷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
必备2017小升初数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12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过关测试试卷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单元试卷合本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折扣教案板书设计作业
苏教版小学第12册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试题DOC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教案板书教学设计
2015年春季新版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材料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册数学期中试卷
国标本12册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