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收藏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从数学乐园飞来了一只美丽的仙鹤,仙鹤姐姐要和我们一起来上数学课,你们高兴不高兴?仙鹤姐姐还带来了一些礼物,一些小仙鹤,要送给今天表现最出色的孩子,你们想不想要?
仙鹤姐姐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许多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想来找一找吗?请看大屏幕!
(课件)这就是我们的教室,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指名回答。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完善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研究什么?(适当讲述什么是对边和邻边)
二、探索新知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大家都想研究它们的边和角(板书),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长方形,大家来猜一猜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4人一组,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呢?
学生动手操作、互相讨论,形成小组意见,把验证好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3)交流长方形边的特征。
谈话:大家都研究好了,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验证的,谁愿意上来说说看?
指名上前演示验证方法。
小结:刚才两位同学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的边,是对边相等。老师想听一听其他小组的验证结果。
指名汇报验证结果。
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验证结果吗?
(4)课件演示验证方法
谈话:大家想不想看老师是怎样验证的?大家看屏幕!老师是用课件来验证的。老师和你们验证的结果一样吗?
提问: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说?
指名回答。(师板书:对边相等)
(5)交流长方形角的特征。
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
汇报验证方法。
小结:同学们都验证出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认识时间》课堂实录(2)
《找规律》课堂实录(1)
《摆一摆 想一想》课堂实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与评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1-9)》课堂教学实录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实录
《认识人民币》课堂实录(1)
《分类》课堂实录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
《统计》课堂实录(2)
《认识时间》课堂实录(1)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实录
《认识人民币》课堂实录(2)
《5以内的加法》课堂实录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克与千克》课堂实录(1)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及评析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实录(2)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实录
《圆柱的认识》课堂教学实录
《约分》课堂实录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堂实录、反思与点评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反思与感悟
《数一数》课堂实录
《解决问题》课堂实录(1)
《小数的性质》教学实录
“圆锥的体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克与千克》课堂实录(2)
《统计》课堂实录(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