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近年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近年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近年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

2015-12-04 收藏

低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差。有的甚至因为上课不专心听讲被认为是患了多动症,老师批评,家长责备。许多老师还爱要求学生坐成固定的某个姿势,学生上课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上课使学生感觉又苦又累,日积月累,孩子越来越不愿学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更好的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呢?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低年级数学教材特点,下面我根据近年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五个方面谈一谈:

策略一、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级学生接受小学教育不久,尚处于学习知识的萌芽状态,对趣味性知识较为敏感和好奇,但学习的主动性及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差。因此课堂上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将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促使学生思考,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相对枯燥,我利用多媒体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巩固练习设计成了 爬山,过陷阱,找朋友等游戏类练习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教学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再例如我在教学找规律时,从学生熟悉的六一联欢会入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屏幕上出现漂亮的会场、彩旗、灯笼、气球,还有小朋友在跳舞。学生一下子就被这种场面吸引住了。这时我请同学们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学生纷纷举手,积极发言,我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一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学生学得很愉快,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策略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

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放手让学生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拼出美丽的图画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安排学生剪剪、折折、拼拼、画画等一系列操作活动。有些学生不满足于拼出课本上仅有几个图形,在同桌讨论、合作的基础上,拼出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图画,如飞机、衣柜、台灯、雨伞、松树等。类似这样的操作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操作有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我在教学认一认时,先把学生4人分一组,给每组学生一个装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袋子,让学生分组操作,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操作,先初步感知这些物体。建立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再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用四种物体搭一搭,使学生体验球可以滚动,另外三种物体都有平平的面,所以搭起来很稳。最后,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实物任意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这样的操作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很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策略三、组织好练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的职责不单是向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学习中体验知识给予人类的愉悦感和自己的成就感。每个班学生都存在着差异性,如何让差生吃得饱优生吃得好?例如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常常有意识的设问,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生背七的乘法口诀,我这样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一句口诀,你最不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想什么办法记住这一口诀。其实无所谓喜欢哪一句,但老师有意识的设问,却会让学生刻意去思考如何记忆?还有一些练习的设计,如你能设计出78,79乘法口诀吗?五个星期是多少天?四十三天里的几个星期还多几天?妈妈带的钱买矿泉水够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得到了必须有的知识。

策略四、课堂上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每个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数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这给学生带来了相对其它学科较大的学习难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从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的目标出发,也十分需要对不同学习程度(尤其是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激励性学习评价。历史的经验清楚地表明,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有意或无意的训刺性学习评价,容易伤害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给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学习评价十分必要,能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增进师生情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说:你一定行!你有更好的方法吗?老师把你的发现写在黑板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类似这样一些语言,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自强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策略五、注重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能力化。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有新鲜感,好动和不满足是他们的特点。实践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更易于学生接受。让学生置身于学校大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中,在活动中动脑、动手、交流,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为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 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乐园实践活动课中,用游戏将学生带进愉悦的童话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再枯燥无味。课前教师在操场上画好简笔画。一只老虎蹲在小白兔下山的出口处,准备吃了它,小白兔必须按1到9的顺序下山,才能脱离危险,同学们都来当一回小白兔,亲自走一走。这些设计都使学生印象深,记得牢,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发现的主体,教师要切记,自己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的尝试探索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足够的空间。教育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别具匠心的创造。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让快乐陪伴着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让我们在付出中获得回报,在平凡中收获精彩,在改革中与快乐同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