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教师_课题研究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
首页>数学教研>课题研究>如何成为一...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2015-12-04 收藏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崇高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人民教师是塑造年轻一代的辛勤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造就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任,不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教学能力和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作用于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全部心理品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工作既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连接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更是我们做班主任的灵魂。试想,把一个幼稚、天真的自然人,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人,是何等的不容易!这不是我们载树、种菜,种下去施肥就行那么简单,教师要花多少心血、汗水才能培养出一个人才。教师的职业的确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我们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培养我们成长起来的那些教师,他们的确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从精神、灵魂上培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教师不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和模范。

教师工作的对象既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界的各种物体,也不是一般的有生命的动植物,他们工作对象是人,是具有一定思想、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的儿童、少年和青年。这一特殊的工作对象,使得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单纯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同时也是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受到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影响的社会成员。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个体在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一支师魂崇高,师能过硬,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教育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适应时代给予的任务,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自身修养。工作中体会到,应首先做好以下两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你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没有了信心,你这门课还怎么教。在现代社会,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学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师的可能性甚大,所以,教师完全没有资格在学生面前高居支配地位,而应该对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给予充分的尊重。我认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仍是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提高认识,加强自我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离不开自我提高认识,自我加强修养,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尚未充分发达的时期,社会必然存在着待遇不同的各类职业,也就自然存在着职业的竞争与选择,这是社会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待遇不断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其他职业。这也是社会的现实。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能谋就教师这一优厚的职业,既是我们努力竞争选择的结果,也是党和人民的赠与。确实来之不易,首先应该珍惜它,进而应该热爱它,最终应该干好它。然而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师这碗饭不是谁都可以吃的。他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不仅要有高深的学业,更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都特殊性的要求,更是教育事业的需要。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班主任的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言教、身教的统一,并且要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我们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