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4
收藏
双曲线方程
1. 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⑴①双曲线标准方程:
. 一般方程:
.
⑵①i. 焦点在x轴上:
顶点:
焦点: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
或![]()
ii. 焦点在
轴上:顶点:
. 焦点:
. 准线方程:
. 渐近线方程:
或
,参数方程:
或
.
②轴
为对称轴,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焦距2c. ③离心率
. ④准线距
(两准线的距离);通径
. ⑤参数关系
. ⑥焦点半径公式:对于双曲线方程
(
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或分别为双曲线的上下焦点)
“长加短减”原则:
构成满足![]()
(与椭圆焦半径不同,椭圆焦半径要带符号计算,而双曲线不带符号)
⑶等轴双曲线:双曲线
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近线方程为
,离心率
.
⑷共轭双曲线: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叫做已知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
与
互为共轭双曲线,它们具有共同的渐近线:
.
⑸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
的渐近线方程为
如果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时,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
例如: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为
且过
,求双曲线的方程?
解:令双曲线的方程为:
,代入
得
.
⑹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区域①:无切线,2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2条;
区域②:即定点在双曲线上,1条切线,2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3条;
区域③:2条切线,2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4条;
区域④:即定点在渐近线上且非原点,1条切线,1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合计2条;
区域⑤:即过原点,无切线,无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
小结:过定点作直线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可以作出的直线数目可能有0、2、3、4条.
(2)若直线与双曲线一支有交点,交点为二个时,求确定直线的斜率可用代入
法与渐近线求交和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同号.
⑺若P在双曲线
,则常用结论1:P到焦点的距离为m = n,则P到两准线的距离比为m︰n.
简证:
=
.
常用结论2:从双曲线一个焦点到另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b.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公式总结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升初希望杯培训试题练习100题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8
15年秋期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人教版带答案)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40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42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5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4
小升初数学所有知识点
小升初应用题综合练习3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一
小升初毕业复习试卷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43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2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4
小升初应用题综合练习2
小升初毕业综合复习题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五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2
2015-2016年初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2
小升初考试能力测试卷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10
小升初期末复习题及毕业模拟试卷36
小学数学口决定义归类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四
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训练六
小升初入学测试题及分析
小升初毕业综合试题9
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六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3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