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收藏
在教学这部分教材的时候,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让学生亲历掷硬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观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感悟事情可能性发生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有着以下一些感受: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中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学生首先猜测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通过经历统计小组、全班的抛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当次数增多时,慢慢接近平均数,最后出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当次数越来越多时,几乎等同于二分之一,从而说明规则是公平的。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悟。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抛硬币、扔骰子、设计转盘、 小小设计师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交流自然有效,整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的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感觉就是如果仅仅让学生活动,有时可能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困难,因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实践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误差。可能性的大小是很难通过实验来得出的。因为做试验的话,一定要建立在实验次数足够多的基础上,而在课堂上要做大量的实验那是不可能的,学习了其他教师的课堂后,我想如果把抛硬币这个实验留在课前让学生完成,课堂上让学生理解他们发生的可能性事相等的就可以了,最后通过例题来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公开课《分数除法》评课
六年级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毫升》教案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听课反思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016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整数与小数课后检测题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北师版)
2016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人教版)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2016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下学期期末工作总结
2016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下学期学培优补差总结
2016年四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计划:第二学期
2016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2016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三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总结
2016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沪教版)
苏教版三上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课时教案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五年级数学2015
新课标小学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复习》教案
听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反思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青岛版)
苏教版三上数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的教学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