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2 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不...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2 教案

2015-12-03 收藏

教材

内容

教材第6一7页例3,

上课

时间

总课时

5

主备

教师

第 2 课时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的计算顺序。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

难点

重点

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

教学

媒体

课件,投影

设计者教学设想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我们已学习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如果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那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

你想知道吗?

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出示第6页主题图。

1.师:从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小组里交流。

2.师: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3.小组里讨论:门票价钱是怎样的?

去了几个人?几个是成人,几个是儿童?

4.汇报。

生甲:成人门票24元一张。儿童门票半价,是12元一张。

生乙:去了爸爸、妈妈、玲玲。爸爸、妈妈两人是成人。玲玲是儿童。

5.师:一共需要花多少钱买门票?

生甲:24+24+242

生乙:242+242

6.师:怎么算它们呢?

生甲:24+24+242先要求出玲玲的门票钱,先算除法。

=24+24+12只有加法,从左往右按顺序算。

=48+12

=60(元)

生乙:242+242先算出爸爸、妈妈买门票花的钱和玲 =48+12 玲买门票花的钱。先算乘法和除法。

=60(元)

7.小组里讨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什么?

8.生汇报。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9.做题时,通常把每一步里先算的做上记号。

24+24+2412画 表示先算。

=24+24+12

=48+12

=60(元)

你试一试242+242,画 表示先算。

生甲:242+242

=48-1-12

=60(元)

做完一步,要检查一下,数字是否抄错,符号是否写误,顺序是对的吗?

10.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生甲: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自己解答,小组里交流。生汇报。

生乙:100-243

=100一72

=28(元)

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小组里解答、订正。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运算顺序一样的画 ,不一样的画。

(1)293 (2)36-65 (3) 56+75

2+9-3 3665 56+75

( ) ( ) ( )

(2)把每题里先算的部分画上 。

217+484 25+41-17 36-242

(3)星期天,6名学生去参观卡通画展览,购门票花了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总结提升。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施教者修改或点评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思考不同的解决办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初步体会到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巩固对运算顺序的判断

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24+24+242先要求出玲玲的门票钱,先算除法。

=24+24+12只有加法,从左往右按顺序算。

=48+12

=60(元)

242+242先算出爸爸、妈妈买门票花的钱和玲

=48+12 玲买门票花的钱。先算乘法和除法。

=60(元)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两步以上解答的,要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在此过程中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