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
2.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提问: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除以2?
2.指出下面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了这两方面的基础,我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出梯形面积。大家有信心吗?
2.自主探究、推导公式。
(1)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拼拼看。
(2)学生操作,互相讨论。
(3)汇报结果。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①操作过程。先按住梯形右下角的顶点,再使一个梯形向与表针相反的方向旋转180度,使梯形的上下底成一条直线,然后把第一个梯形的左边沿着第二个梯形的右边平行移动,直到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为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同时板书。
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计算中要加上除以2?
想一想:如果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口述,教师点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形式。
3.教学字母公式。
S=(a+b)h2(同时板书)
(3)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为什么要除以2?
4.小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用字母怎样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
5.应用公式计算。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高等于(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 ),所以梯形面积等于( )。
2.判断。
(1)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 )
四、全课小结
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冲刺复习还要做到二个“加强”和三个“突出”
简单的数学语言可表达丰富的数学思想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要点2
把中考数学的压轴题变成最有价值的压台戏
中考前一周该怎么复习数学?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要点1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把握动向 合理计划
中考的性质定位在对初中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
解题训练要做到“举一反三,熟练运用”
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
中考数学答题,难免会碰上“熟面孔”
函数问题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转化成数学语言。
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复习策略,突击重点、难点
2013中考数学辅导:重点复习知识漏洞
一个指导方向:“保持稳定,适当调整”
复习中,突出重点,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
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
中考提高成绩的解题方法:选择题是给出条件和结论
中考数学解答题解题:争取“一遍成”遇难题放弃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的双重特点
复习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
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
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
中考数学解答题解题:直接法和解题法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不可押题 分析结构
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数学框架
中考解答难题,学生要有顽强拼搏的信念
初中数学整体命题难度会降低复习最好以课本为主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