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5 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三...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数学四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5 教案

2015-12-03 收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感受数学的转化、迁移思想;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发现、归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发现、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过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及内角和

1.出示长方形,让学生知道长方形的4个内角,并让学生计算内角和。

2. 揭示内角和定义

3.让学生说说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观察、

计算

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三角形实物,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个概念,以旧引新,注重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本课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初步的感知。

(二)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1. 让学生说说三角形内角和的含义

2. 揭示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观察学生说含义

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量角猜想

1.测量计算

这个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不知道怎么办?请同学们量出三角形各角的度数,并算出它的内角和。

2.让学生汇报

3.问学生猜想

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提出发现。

测量

填表

计算

汇报结果

思考

提出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都是180。

引导学生质疑,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剪拼验证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验证方法:

(1)用三角形剪拼法

(2)用三角形折叠法

(3)借助长方形或正方形内角和

2.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方法及得出的结论

3.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4.教师板书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展台展示汇报

总结(1)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2)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总结规律: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索中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验证的整个过程,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演示反思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验证过程

动口表述、观看验证

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的注意更加稳定集中。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操作实验

猜想验证

(四)联系强化

1.(1)将两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

(2)将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让学生分别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观察

思考

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关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容易受图形或物体的外在形式影响,因此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演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解除疑惑,发展了空间想象能力。

(一)基本题

1.下面哪三个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1) 70 60 40 80

(2)115 35 40 30

2.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

140,3=25,求2的度数。

(二)提高题

分别计算有关等腰、直角、等边三角形的内角

(三)创新题

三角形中,1的度数是2的2倍,3的度数是2的3倍,1、2、3分别是多少度?

练习

计算

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练习进行反馈

练习本着有层次,有梯度进行设计,有助于面向全体学生,节省板书和擦拭的时间,加大了课堂信息量,突出了重点,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从而发展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交流、汇报

本课的学习收获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小结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趣,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