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0
收藏
1 集合及其表示法
1.1集合的描述法
组成某个集合的每一个事物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列举法:如果集合所含的元素个数较少,那么便可把这个集合所含的元素逐个列举出来,这种描述法叫做列
举法
特征性质描述法:如果集合所含的元素个数较多,甚至含有无限多个元素,这样的集合不便于用列举法表示
出来,此时可采用指出元素特征性质的方法来表示集合,这种表示方法叫做特征性质描述法
维因图:为了形象化地帮助我们理解集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来表示它,通常用来表示给定集合的图形
是圆形,圆形上的点表示这个集合所含有的元素,这种用来表示集合的图形叫维因图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如果集合A的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就称集合A包含于集合B,也可称集合B包含集合A
1.3交集、并集
交集: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B,由它们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并集: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B,把它们所含元素合并起来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
2 集合知识简单应用
2.1集合及其性特征性质
2.2子集与推出关系
2.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数学笑话:加号
高考数学临场应试策略
初中数学论文: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高中数学论文:走进新课改 教学更精彩
数学论文: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自主探究
学习新课标,体验新教学
趣味数学:最神奇的数字
数学学习方法:正弦函数、余弦函数
三角函数公式
数学公式:三角不等式
数学学习方法:勾股定理的应用
连老师都hold不住的数学笑话
2014年《认识人民币》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论文:学好教育,学会做人
数学家欧拉
数学笑话:多少次
数学公式:图形计算
小学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圆与弧的公式
高考数学学习方法:高考答题技巧
最新高考数学五大解题思路
数学公式:一元二次方程公式与判别式
学习方法:正弦与余弦定理和公式
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教你几种中考数学复习解题方法
数学家埃尔米特
中国最有名的数学大师:谷超豪
2014年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试卷分析
数学公式:因式分解
数学笑话: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数学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