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2
收藏
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三个节点是孩子们必须要跨越的,即小升初、中考和高考;而较让家长们操心的,恐怕就是小升初了。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提供六年级第三章比和比例的初步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比和比例的初步知识就为大家整理到这,想要了解更多小升初辅导资料欢迎关注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频道!
2015-2016高考数学一复习统计与统计案例专项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阶段性检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习题
一上:《认识整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一上:《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盘点2016高考一轮数学复习过程中常见问题
精选初三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反比例函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模拟试卷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同步试卷
一上:《加减混合计算》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水平能力测试题
一上:《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2016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不等式知识点
数学2016年高考复习统计与统计案例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上:《1~5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
一上:《位置》教学设计
一上:《8 、7 、6加几练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基础练习题
2016年贵州高考数学排列组合专题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测试卷
2015-2016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题测试卷
一上:《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一上:《立体图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概率专项练习(含答案)
一上:《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五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