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1
收藏
1.(2014福建福州模拟)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A.y=tan x B.y=
C.y=ex D.y=ln
2.(2014湖南,文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
A.f(x)= B.f(x)=x2+1
C.f(x)=x3 D.f(x)=2-x
3.已知f(x)=ax2+bx是定义在[a-1,2a]上的偶函数,那么a+b的值是()
A.- B. C. D.-
4.已知函数f(x)为奇函数,且当x>0时,f(x)=x2+,则f(-1)=()
A.2 B.1 C.0 D.-2
5.(2014河南郑州模拟)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和偶函数g(x)满足f(x)+g(x)=ax-a-x+2(a>0,且a≠1).若g(2)=a,则f(2)=()
A.2 B. C. D.a2
6.x为实数,[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函数f(x)=x-[x]在R上为()
A.奇函数 B.偶函数
C.增函数 D.周期函数
7.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f(x+2)=f(x),当x(0,1)时,f(x)=2x-2,则f(lo6)的值等于()
A.- B.- C. D.-
8.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2+2x.若f(2-a2)>f(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2,+∞) B.(-1,2)
C.(-2,1) D.(-∞,-2)∪(1,+∞)
参考答案
1.D解析:由函数奇偶性的定义知A,B项为奇函数,C项为非奇非偶函数,D项为偶函数.
2.A解析:由偶函数的定义知,A,B为偶函数.A选项,f'(x)=-在(-∞,0)上恒大于0;B选项,f'(x)=2x在(-∞,0)上恒小于0.故选A.
3.B解析:依题意b=0,且2a=-(a-1),
b=0,a=,则a+b=.
4.D解析:f(x)为奇函数,
f(-1)=-f(1)
=-=-2.
5.B解析:f(x)为奇函数,g(x)为偶函数,
f(-2)=-f(2),g(-2)=g(2)=a.
∵f(2)+g(2)=a2-a-2+2,①
∴f(-2)+g(-2)=g(2)-f(2)=a-2-a2+2,②
由①②联立,得g(2)=a=2,f(2)=a2-a-2=.
6.D解析:由题意f(1.1)=1.1-[1.1]=0.1,f(-1.1)=-1.1-[-1.1]=-1.1-(-2)=0.9,故该函数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更不是增函数.又对任意整数a,有f(a+x)=a+x-[a+x]=x-[x]=f(x),故f(x)在R上为周期函数.故选D.
7.C解析:f(lo6)=-f(-lo6)
=-f(log26)
=-f(log26-2)
=-(-2)=-
=,故选C.
8.C解析:因为f(x)是奇函数,所以当x<0时,f(x)=-x2+2x,作出f(x)的大致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结合图象可知f(x)是R上的增函数.由f(2-a2)>f(a),得2-a2>a,即-20,
f(x)=-f(-x)=-log2(-x),
∴f(x)=
∴f(x)<-1⇒
或⇒0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考点习题和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考生可以通过试题查缺补漏。
数轴说课稿
平行线的判断(一)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菱形说课稿
数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
矩形的判定说课稿
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导学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初中数学说课稿:平方根
中学数学校本课程案例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试卷讲评课之我见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旋转的特征说课教案
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说课稿
《去括号法则》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黄金分割的应用说课稿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反思和课例点评
初中数学教学典型案例分析
菱形的性质说课稿
初中数学说课稿:轴对称图形
初中数学说课稿:《代数式的值》
菱形说课(第二课时)
勾股定理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