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数学几何证明选讲专题检测试题(有解析)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16高考数学几何证...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2016高...

2016高考数学几何证明选讲专题检测试题(有解析)

2015-12-01 收藏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几何证明选讲专题检测试题,欢迎参考!

一 、填空题

1.在△ABC中,D是边AC的中点,点E在线段BD上,且满足BE=13BD,延长AE交BC于点F,则BFFC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如图,过B作BG∥AC交AF的延长线于点G,则BGAD=BEED=12,BFFC=BGAC=BG2AD=14.

答案 14

2.如图所示, 在△ABC中,DE∥BC,EF∥CD,若BC=3,DE=2,DF=1,则AB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DE∥BC,EF∥CD,又BC=3,DE=2,DF=1,AFFD=AEEC=ADDB=2.AF=2,AD=3,BD=32,则AB的长为92.

答案 92

3.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中,B=90,AB=4,以BC为直径的圆交边AC于点D, AD=2,则C的大小为________.

解析 连接BD,∵BC为直径,BDC=90.ABD=BCD,在直角△ABD中,∵AD=2,AB=4,

ABD=30,故ABD=30.

答案 30

4.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60,AB=20,过C作△ABC的外接圆的切线CD,BDCD,BD与外接圆交于点E,则DE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由已知BC=ABsin60=103,由弦切角定理BCD=A=60,所以BD=BCsin60=15,CD=BCcos60=53,由切割线定理CD2=DEBD,所以DE=5.

答案 5

5.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过圆上一点E作切线EDAF,交AF的延长线于点D,交AB的延长线于点C.若CB=2,CE=4,则AD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设⊙O的半径为r,

由CE2=CACB,

解得r=3.连接OE,

∵Rt△COE∽Rt△CAD,

COCA=OEAD,解得AD=245.

答案 245

6.如图,⊙O的直径AB=6 cm,P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过P点作⊙O的切线,切点为C,连接AC,若CPA=30,则PC=________cm.

解析 连接OC,因为PC为⊙O的切线,

所以OCPC.

又因为CPA=30,

OC=12AB=3 cm,

所以在Rt△POC中,

PC=OCtanCPA=333=33(cm).

答案 33

7. 如图,AD,AE,BC分别与圆O切于点D,E,F,延长AF与圆O交于另一点G.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AD+AE=AB+BC+CA;

②AFAG=AD

③△AFB∽△ADG.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

∵CF=CE,BF=BD,

BC=CE+BD.

AB+BC+CA=(AB+BD)+(AC+CE)=AD+AE,

故结论①正确;

连接DF,则FDA=DGA.

又∵A,

△ADF∽△AGD.

ADAG=AFAD.

而AD=AE,故结论②正确;

容易判断结论③不正确.

答案 ①②

8.(2014广东肇庆一模)如 图,△ABC的外角平分线AD交外接圆于D,若DB=3,则DC=________.

解析 因为四边形ABCD是圆的内接四边形,

所以BCD+BAD=.

又因为BAD+DAE=,

所以B CD=DAE.

因为DAC与DBC为圆上同一段圆弧所对的角,

所以DAC=DBC.

又因为AD为CAD的角平分线,

所以DAC=DAE.

综上DAE=DACDAE=BCDDAC=DBCDCB=DBC.

所以△DBC为等腰三角形,

则DC=BD=3,故填 3.

答案 3

9.(2014湖北七市联考)如图,已知PA是⊙O的切线,A是切点,直线PO交⊙O于B,C两点,D是OC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交⊙O于点E,若PA=23,APB=30,则AE=________.

解析 因为PA是⊙O的切线,所以OAPA.

在Rt△PAO中,APB=30,

则AOP=60,AO=APtan30=2,

连接AB,

则△AOB是等边三角形,过点A作AMBO,重足为M,

则AM=3.

在Rt△AMD中,AD=3+4=7,

又EDAD=BDDC,故ED=377,

则AE=7+377=1077.

答案 1077

二、解答题

10.

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P为BA的延长线上一点,PC切⊙O于点C,CDAB,垂足为D,且PA= 4,PC=8,求tanACD和sinP的值.

连接OC,BC,如图.

因为PC为⊙O的切 线,

所以PC2=PAPB.

故82=4PB,

所 以PB=16.

所以AB=16-4=12.

由条件,得PCA=PBC,

又P,

所以△PCA∽△PBC.

所以ACBC=PCPB.

因为AB为⊙O的直径,

所以ACB=90.

又CDAB,

所以ACD=B.

所以tanACD=tanB=ACBC=PCPB=816=12.

因为PC为⊙O的切线,

所以PCO=90.

又⊙O的直径AB=12,

所以OC=6,PO=10.

所以sinP=OCPO=610=35.

11.

如图所示,AB是半径为1的圆O的直径,过点A,B分别引弦AD和BE,相交于点C,过点C作CFAB,垂足为点F.已知CAB=15,DCB=50.

(1)求EAB的大小;

(2)求BCBE+ACAD的值.

解 (1)因为AB为圆O的直径,故AEB=90,

又因为ECA=DCB=50,

所以在Rt△AEC中,CAE=40,

故EAB=EAC+BAC=55.

(2)连接BD.由(1),知AEC+AFC=180,

故A,F,C,E四点共圆,

所以BCBE=BF BA,①

易知ADB=90,

同理可得ACAD=AFAB,②

联立①②,知BCBE+ACAD=(BF+AF)AB=AB2=22=4.

B级能力提高组

1.

(2014广州一模)如图,P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点C,直线PA与圆O交于A ,B两点,APC的角平分线交弦CA,CB于D,E两点,已知PC=3,PB=2,则PEPD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切割线定理可得PC2=PAPBPA=PC2PB=322=92,

由于PC切圆O于点C,

由弦切角定理可知PCB=PAD,

由于PD是APC的角平分线,

则CPE=APD,

所以△PCE∽△PAD,

由相似三角形得PEPD=PCPA=392=329=23.

答案 23

2.(2014湖北荆州二模)已知⊙O的半径R=2,P为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PB=3,割线PDC交⊙O于D,C两点,E为⊙ O上一点,且AE︵=AC︵,DE交AB于F,则OF=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连接OC,OE,PE,

由于AC︵=AE︵,

所以AE︵=12CAE︵.

因此AOE=12COE,

而CDE=12COE,

所以AOE=CDE,

故EOF=PDF.

由于OFE=DFP,

因此△OEF∽△DPF,

所以OFDF=EFPF.

因此OFPF=EFDF,

设OF=x,

则PF=5-x,

所以EFDF=x(5-x)=-x2+5x,

由相交弦定理得EFDF=AFBF=(2+x)(2 -x)=-x2+4,

所以-x2+5x=-x2+4,

解得x=45,故OF=45.

答案 45

3.

(2014辽宁卷)如图,EP交圆于E,C两点,PD切圆于D,G为CE上一点且PG=PD,连接DG并延长交圆于点A,作弦AB垂直EP,垂足为F.

(1)求证:AB为圆的直径;

(2)若AC=BD,求证:AB=ED.

证明 (1)因为PD=PG,

所以PDG=PGD,

由于PD为切线,

故PDA=DBA,

又由于PGD=EGA,

故DBA=EGA,

所以DBA+BAD=EGA+BAD,

从而BDA=PFA.

由于AFEP,

所以PFA=90,

于是BDA=90.

故AB是直径.

(2)连接BC,DC,如图.

由于AB是直径,故BDA=ACB=90.

在Rt△BDA与Rt△ACB中,AB=BA,AC=BD,

从而Rt△BDA≌Rt△ACB.

于是DAB=CBA.

又因为DCB=DAB,

所以DCB=CBA,

故DC∥AB.

由于ABEP,

所以DCEP,DCE为直角.

于是ED为直径,由(1)得ED=AB.

几何证明选讲专题检测试题是查字典数学网编辑老师精心选择的经典题目,请考生细心练习,用心积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