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数学上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理)_题型归纳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
首页>学习园地>题型归纳>屯溪一中2...

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数学上期第二次月考试卷(理)

2015-11-30 收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1、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知识点】集合及其运算A1

【答案解析】D 根据并集的定义知:A∪B={x|x4},故选D.

【思路点拨】根据并集的定义解答.

【题文】2、复数 满足 ,则 ( )

A、 B、 C、 D、

【知识点】复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L4

【答案解析】B ∵z(2+i)=1-2i∴z= = =

= =-i故选B

【思路点拨】由z(2+i)=1-2i可得z= ,然后利用复数的基本运算进行化简即可求解。

【题文】3、给定下列两个命题:

①“ ”为真是“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②“ ,使 ”的否定是“ ,使 ”.其中说法正确的( )

A、 ①真②假 B、①假②真 C 、 ①和②都为假 D、 ①和②都为真

【知识点】命题及其关系A2

【答案解析】D ①“p∨q”为真,则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推不出“¬p”为假;

若“¬p”为假,则p为真,“p∨q”为真,

故“p∨q”为真是“¬p”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①正确;

②“∃x∈R,使sinx0”的否定是“∀x∈R,使sinx≤0”.故②正确.

故选D.

【思路点拨】①“p∨q”为真,则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推不出“¬p”为假;反之成立,由充分必要条件即可判断;

②由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性命题,即可判断.

【题文】4、已知向量 , ,若 与 共线,则 的值为( )

A、 B、 C、 D、

【知识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向量坐标运算F2

【答案解析】D 由题意可知 =m(2,3)+4(-1,2)=(2m-4,3m+8)

=(2,3)-2(-1,2)=(4,-1)∵ 与 与共线

∴(2m-4)×(-1)=(3m+8)×4∴m=-2故选D.

【思路点拨】先由向量的坐标运算表示出 与 ,再根据向量共线定理的坐标表示可得答案.

【题文】5、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 B、 4 C.、2 D、

【知识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G2

【答案解析】B 由三视图可知:该三棱锥的侧面PBC⊥底面ABC,PD⊥交线BC,AE⊥BC,且AE=3,PD=2,CD=3,DB=1,CE=EB=2

∴VP-ABC= ×S△ABC×PD= × ×4×3×2=4.故选B.

【思路点拨】由三视图可知:该三棱锥的侧面PBC⊥底面ABC,PD⊥交线BC,AE⊥BC,且AE=3,PD=2,CD=3,DB=1,CE=EB=2.据此即可计算出其体积.

【题文】6、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与双曲线 的一个焦点重合,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知识点】双曲线及其几何性质H6

【答案解析】C ∵抛物线y2=8x的焦点是(2,0),∴c=2,a2=4-1=3,

∴e= = = .故选C.

【思路点拨】先求出抛物线y2=8x的焦点坐标,由此得到双曲线 −y2=1的一个焦点,从而求出a的值,进而得到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题文】7、已知函数 向左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函数 ,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关于点 中心对称 B、图象关于 轴对称

C、在区间 单调递增 D、在 单调递减

【知识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C3

【答案解析】C 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为

y=sin2(x+ )=sin(2x+ ).对于A,当x=− 时,

y=sin(- )≠0.图象不关于点(− ,0)中心对称,∴A不正确;

对于B,当x=− 时,y=sin0=0,图象不关于x=− 轴对称,∴B不正确

对于C,y=sin(2x+ )的周期是π.当x=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x=−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 ]⊂[− , ],∴在区间[− ,− ]单调递增,∴C正确;

对于D,y=sin(2x+ )的周期是π.当x=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在[− , ]单调递减不正确,∴D不正确;故选C.

【思路点拨】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法则“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易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的对称性,单调性判断选项即可.

【题文】8、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 ,7) B、[ ,5 ] C、[ ,7] D、[ ,7]

【知识点】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E5

【答案解析】D 不等式组满足 表示的区域如图,则z= 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与点(-1,-3)构成的直线的斜率问题.

当取得点A(0,4)时,

则z= 的值为7,

当取得点B(3,0)时,

则z= 的取值为 ,

所以答案为[ ,7],故选D.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线性规划中的延伸题,对于可行域不要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而是求可行域内的点与原点(-1,-3)构成的直线的斜率范围.

【题文】9、已知函数 ,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知识点】幂函数与函数的图像B8

【答案解析】A 由题意可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和函数y=ax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函数y=ax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当直线介于l和x轴之间符合题意,直线l为曲线的切线,且此时函数y=|f(x)|在第二象限的部分解析式为y=x2-2x,

求其导数可得y′=2x-2,因为x≤0,故y′≤-2,故直线l的斜率为-2,

故只需直线y=ax的斜率a介于-2与0之间即可,即a∈[-2,0]故选A

【思路点拨】由函数图象的变换,结合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可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和函数y=ax的图象,由导数求切线斜率可得l的斜率,进而数形结合可得a的范围.

【题文】10、甲、乙两位运动员在5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茎叶图所

示,记甲、乙两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比甲成绩稳定 B、 ;乙比甲成绩稳定

C、 ;甲比乙成绩稳定 D、 ;甲比乙成绩稳定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I2

【答案解析】A 5场比赛甲的得分为16、17、28、30、34,

5场比赛乙的得分为15、26、28、28、33

∴ 甲= (16+17+28+30+34)=25,

乙= (15+26+28+28+33)=26

s甲2= (81+64+9+25+81)=52,s乙2= (121+4+4+49)=35.6

∴ 甲 乙,乙比甲成绩稳定故选A.

【思路点拨】由茎叶图,得出5场比赛甲、乙的得分,再计算平均数与方差,即可得到结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

【题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

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题文】11、直线 与圆 的相切,则

【知识点】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H4

【答案解析】-3± 圆x2+y2-4x+2y=0的圆心坐标为(2,-1),半径为

因为直线x-y+m=0与圆x2+y2-4x+2y=0的相切,所以 =

,所以m=-3± .故答案为:-3± .

【思路点拨】利用直线x-y+m=0与圆x2+y2-4x+2y=0的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求出m的值.

【题文】12、已知角 ,且 ,则

【知识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C2

【答案解析】 因为 , 所以 ,

- =

【思路点拨】利用同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然后利用诱导公式求解。

【题文】13、在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时,如果输入 ,

则输出 ___________

【知识点】算法与程序框图L1

【答案解析】 执行程序框图,有N=6,k=1,S=1

第1次执行循环体,S=1+ ,

k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